第三章 結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堂上,王知府一臉陰沉地來回踱著步,不遠處站著的是李通判和蕭參軍,堂下還有一眾衙役。
從案發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多月,連兇手到底是個什麼都還沒點頭緒。
臨安城中人心惶惶。
王知府名叫王增,素有賢名,只因在朝堂之上與宰相政見不合,被下放到這臨安府當了知府,但他上任後,政事清明,臨安城被治理的井然有序,繁華更盛以往。
只是如今出了這檔子事,讓他為政之路添了一些坎坷。
一來這命案不破,城中百姓自然不得安心,他作為一府之主,自然深感愧疚,二來,朝堂之上的政敵也在暗中緊盯著他,若是此事傳到宰相那裡,只怕又多了個貶黜的理由。
是以自從出了命案之後,王知府的臉上就沒見過笑意。
“大人,人已帶到。”
隨著衙役稟報一聲,眾人不禁將沒目光投向他身後。
可見到來人的裝扮和年齡,原本還帶著一絲期望的臉色頓時又陰沉了下去。
他們聽說牢中有個小道士自稱能為官府除妖,破了命案,便急忙差人帶來,想著怎麼也得是個三四旬的道人,可沒想到來者這般年輕。
俗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年輕人能有多大本事?
來人自然是楚昀。
王知府與李通判對視了一眼,都有些莫名其妙,王知府似乎興致不高,語氣就差了些,面無表情地問道:“就是你說的,能協助官府偵破此案?”
“正是。”楚昀也不跪,只是作了作揖恭敬地回了一聲。
“你是何方人士?”
“回大人話,在下乃臨安城外午陽觀道士,姓楚單名一個昀字,道號……道號靈運。”
“午陽觀?”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知府本人更是臉色一變,面帶慍色喝道:“大膽!來人,把這個滿口胡言的刁民給我拖下去打上十板!”
楚昀眉頭一皺:“知府大人何以動怒?”
一旁的李通判面容冷峻,質問道:“那午陽觀就在臨安城外的午陽山上,早已荒廢數十年之久,此地誰人不知?這麼多年莫說道士,便是連個人影都沒有,你年紀輕輕,竟說自己是午陽觀的道士,不是撒謊是什麼?”
楚昀鬆了口氣,忙道:“哦,原來是這事,諸位大人誤會了。”
隨後將自己師父的事解釋了一番,聽得王知府等人半信半疑。
“還有此事?”
楚昀不卑不亢道:“小道所言皆是實話,恩師的戶籍尚在臨安城,大人若是不信,一查便知。”
李通判悄悄在王知府耳邊嘀咕了些什麼,王知府臉色明顯平靜了些,捋了捋鬍鬚,道:“你從哪裡來到那裡去本府暫且不追究,還是先說案件的事情吧,本府問你,當真能幫官府解決此案?””
“不瞞大人說,小道還是有些本事的,先前小道進城之前,便已經察覺到這臨安城中有妖氣盤亙,又在牢中聽聞別人談起最近的幾件命案,略加推斷,知此其中必定是妖物作祟無疑。”
妖物作祟!
自第一起命案發生後,王知府便因為此事,頭疼不已。
作為讀書人,他一向對鬼神之說敬而遠之,以儒學教化民眾,可此次的連續數起命案,每一起案子現場都被仔細查探了無數次,始終得不到一點頭緒。
一直到傳聞傳出,才使得他開始懷疑是不是真如那個目擊者所言,有不為人知的妖物存在。
這一點,在後來請的做法的和尚身上已經體現出來,不過為了試探一下楚昀,李通判還是皺了皺眉問道:“你說是妖物作祟,可有證據?”
“證據,或許要先看一眼屍首才能知曉。”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