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志向高遠(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梁國臨安府,府衙大牢。
兩隻狴犴獸首銅像正懸掛在厚實的牢門之上,默默地注視著往來進出的每一個人。
一入牢門,刺眼的日光瞬間消失不見,汙濁的空氣夾雜著些許黴味,直撲口鼻。
“兩位官差大哥,你們莫不是搞錯了?在下並非騙人的妖道,是個安分守己的善民吶!”
一個身穿對襟袍服,頭戴逍遙巾的年輕男子,正被兩名衙役押著走進了牢中,邊走,口中還不忘邊向面前兩個衙役解釋著。
男子生得“平平無奇”,只是眉頭微皺時,添了幾分無奈之色,是這兩日才剛剛趕到臨安城的楚昀。
“善民?”其中一名獄卒扭頭看了他一眼,輕笑一聲。
楚昀不知他笑什麼,又聽另一名獄卒面無表情地指著一間牢房道:“休要廢話,趕緊進去。”
邊說邊開啟一間牢房的門,將楚昀推了進去。
看著不講情面的二人,楚昀嘆了口氣,猶豫了一下,手中捏著的符籙還是收了起來,放棄了對二人下手的打算。
作為一個“”,他有的是辦法從牢中神不知鬼不覺地逃離,只是來時謹記著師父的教導,不要惹事,當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若是因此得了個逃犯的罪名,似乎有些不太好。
更何況自己今後的居所就在臨安城外的道觀,日後必然會經常來此城中,更不妥了。
想了想,還是先靜觀其變吧。
那獄卒鎖了牢門,臨走時瞥了他一眼,頓了一下,終於說了句和氣的話。
“放心吧,你既然沒幹什麼壞事,我們也不會為難你,只是如今城中不太平,鑑於你個小道士滿口妖言,有擾亂民心之疑,只能等案件破了再放你出去。”
說罷,便不再多做理會,轉身離開。
楚昀有些哭笑不得,不就是說了一句此臨安城中有妖氣凝聚麼,這也算滿口妖言?
嘆了口氣,楚昀倚靠在牢門上,思緒飄忽,不由又想起這一路來的經歷。
楚昀並非是大梁國人,甚至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唯一的印象就是前世的自己得了一場大病,最後的記憶停留在病房中。
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重生到了和原來世界歷史上朝代相近一個世界,只可惜,從他有意識開始,只知自己是拜在了一個道號清元的老道人門下,成為一個道門弟子。
楚昀之所以來臨安城,也是受了師父臨終的囑託。
臨安城外午陽山上有個午陽觀,曾是清元老道拜師入門之所,後來隨著他師父去世,老道違背了師父的遺願,沒有繼續在道觀中好好打理,而是選擇下山四處雲遊尋仙求長生,道觀自然也早已斷了香火。
後來清元老道大限將至,深感愧對恩師,臨走時希望楚昀能代自己回去,重新將午陽觀的香火延續下去,以告慰自己師父的在天之靈。
一聽說是個破敗多年的道觀,楚昀自然是有些猶豫,想著要不要發揚本門優良傳統——“謹遵師命”,隨意應下糊弄過去。
不過很快,在清元老道“無意”中透露那道觀下還埋藏著自己臨走時遺留的寶物後,楚昀當即立下誓言,表示自己一定會回道觀好生修煉,幫助師門傳承香火。
寶物不寶物的不重要,他只想當一個孝順的弟子。
就這樣,楚昀從蜀地一路晃著“楚半仙”的旗幟就回到了臨安城。
才到了臨安府的地界,還未入城,就遠遠地觀望到整個城上似乎罩著一層極淡的妖氣。
楚昀情知必然是有怪異之事發生,心中一喜,感覺機會來了。
他從師父那裡學得了一身真本事,其中最重要的,是悟透了人生。
師父告訴他,作為有道之人,要志存高遠,為了教化民眾不為世俗之物所擾,應該主動積極努力地騙取銀兩,以解放那些信士居士被這些世俗之物矇蔽的雙眼,助他們早日感悟到生活的真諦。
楚昀是這麼聽的,也是這麼做的。
很顯然,眼前就是一個機會,有妖氣必然有妖物,若是能借著除妖之事趁機從官府那裡搞些銀兩,來個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所以他特意找到守城士兵,上來就是一句:吾觀此地有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