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輕的太后(第2/3頁)
章節報錯
“御史臺肯定只聽從皇命,知府大人的意思是,直接去找陸太后言明此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希望太后能看在我這半截入土的老頭子份上,恩准咱們插手此事。”
“那知府大人的意思是咱們要去玉京?前些日子不是說聖上準備來臨安城麼?”
“只怕等聖駕到來,為時晚矣。”
楚昀想想也是,這宮中之事若是處理不完,怎麼會來臨安城?
不過去玉京也好,楚昀正好想找一下紫霄宮的人打探一下情況,他知道紫霄宮就在玉京城外不遠。
…………
五日後。
玉京皇城,玉清宮的崇慶殿內。
一個身著金紅鳳袍,頭戴鳳冠的女子,正坐在塌上。
女子生得清絕無雙,一身華美的服飾,更為其增添了幾分氣勢,便是當朝天子的母親陸太后陸晚煙。
只是她那絕美的面容看起來也正值芳華,似乎讓人無法將其與“太后”這個稱謂聯絡起來。
天子年幼,不能理政,太后代為執掌朝政,這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此時的陸晚煙面無表情坐著,目光透過面前不遠處的珠簾看著殿中站著的一個人。
那人並非臣子,而是一個老道。
老道人身著紫色道袍,看起來仙風道骨,正是紫霄宮的玉霄道人,他正微供著身子,在說些什麼。
聽著那道人在說些什麼,陸晚煙的眼中略過一抹詫異,隨後又馬上恢復平靜。
片刻後,陸晚煙的眉眼微垂,隨後輕啟朱唇,用著不喊半點感情的聲音,淡淡道:“這麼說,此刻他已經到了玉京。”
“正是”
陸晚煙哼了一聲,道:“既然來了玉京,為何不直接來見我?還要讓道長你代為傳話。”
玉霄道人,微微一笑解釋道:“他在此地並不認識任何人,並沒有代為傳話之人,而老道與他同門,便前來向太后稟報一聲。”
說完,玉霄道人看了一眼珠簾,詢問道:“不知太后以為……”
“他現在人在哪?”
“他已經到了宮中,就在側殿候著。”
“就在宮中?那讓他來見我吧。”
玉霄道人應了一聲,隨後退了出去,沒多大會,便帶進來一個身形挺拔的年輕道人。
看起來二十對歲,面容俊逸非凡,氣質竟絲毫不必身旁的玉霄道人差,雖沒有玉霄道人那般仙風道骨的出塵之氣,但多了青年人自有的朝氣。
不是楚昀還能是誰。
原來王知府之前得了旨意,雖說是召他回京,但那也不是急於一時,臨安城的事也不是說放手就放手的,所以還需要王知府先在任上穩住局面。
王知府自然不敢冒然陪楚昀進京,便手書奏摺一封,交給楚昀。
如果楚昀能見到陸晚煙,便將這奏摺呈上,給其過目。
他想著若是陸晚煙還念及昔日他與其父之故交的話,看到這封奏摺後必然會有所表示,否則若是陸晚煙下定了決心要拿沈青問罪,就算是王知府親自前來,多半也無濟於事。
楚昀獨自一人入了京城,畢竟他在玉京沒有相識之人,又不能直接入宮面聖,只能向去紫霄宮去找同道的道人。
好在那日玉霄道人也回了道觀,得知楚昀前來,招待了他。
楚昀的事情,玉霄道人從陸晚煙口中得知,也知道正是因為楚昀當初護駕有功,才使得陸晚煙對道門更為看中,如此算來,他們紫霄宮能在徹查秦王謀反一事中佔據先機,將菩提寺的僧人壓下,也是得益於楚昀之前的功勞。
所以玉霄道人知道楚昀的身份後,也是頗為客氣,並沒有因為楚昀是小小午陽觀的道士而有任何輕視。
他聽了楚韻此行的目的之後,如今以紫霄宮中道人的身份,進出皇宮是奉了口諭的,來去無阻,而且也帶過師弟等人,所以帶楚昀自然不是問題。
雖說他們除了奉命行事之外從不諸公過問朝堂之事,但如今聽聞邊疆大將蒙受冤屈,自然不會袖手旁觀,而且只是帶楚昀入宮,算不得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