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話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鴉雀無聲。

一眾文武大臣全都眼觀鼻,鼻觀心,作木人狀,好似對外界事物全然不曾動念。

帝辛見狀,心中暗自著惱,同時也生出一縷難以言喻的隱憂。

眾大臣或敬或畏,哪怕在聞仲先行求罰的情況,也無一人敢聲討!

這些大臣怕是畏聞仲尤甚於孤!

帝辛心中嗔怒,皺著眉頭沉聲道:“太師言重了,便如你所說一般,三山關內賊人道法高強,且又異寶相助,此敗怪不得太師。不過……太師此番南下征討三山關,想必也是乏了,三山關之事便交由其他大臣負責吧。

正巧武成王日前傳來奏報,言明北海戰事緊迫,後勤匱乏,不如太師去一趟北海如何?換作其他人前往,孤實在是放心不下。”

王叔比干皺了皺眉,出班奏道:“大王此舉怕是有些不妥!北海局勢複雜,怕是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平息。聞太師乃國之柱石,如何能夠離開朝歌如此之久?”

聞仲也皺起了眉頭。

只不過他沒有貿然開口,只是默默地注視著帝辛。

在他的注視下,帝辛頓覺壓力倍增。

但讓他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他又哪裡能願意?

只有聞仲離開朝歌,他才能真正地成為大商之王,洪荒人族的共主!

這時,一個賊眉鼠眼的末班臣子出列道:“比干王叔此言微臣不敢苟同!正是因為太師乃國之柱石,所以這複雜詭譎的北海才需要太師親自坐鎮啊!”

“尤渾?”

比干瞥了他一眼,皺眉道:“你這奴僕,龍德殿之上哪來你說話的份!”

尤渾不以為杵,笑道:“王叔息怒,微臣祖上雖是奴隸出身,但幸得大王破格提拔,微臣才得以躋身廟堂。微臣感念大王恩德,一言一行只為大王、為大商考慮,不敢摻雜任何私心。”

比干面色一變,斥道:“你是說吾摻雜私心!你好大的狗膽!”

尤渾惶恐道:“王叔說得哪裡話,微臣絕無此意!”

“夠了!”

帝辛猛地一拍案几,沉聲道:“尤渾出言無狀,罰俸三年!另外,太師若是不願去北海,便另舉賢人前往,孤等著你的奏本!”

說完,他袖袍一揮,起身喝道:“退朝!”

……

待他轉身去往後宮之後,眾大臣這才魚貫退出大殿。

聞仲走在最後面,比干與他相伴而行,嘆息道:“看來太師北海之行怕是避免不了了。”

“幼鳥想要振翅高飛,總得先脫離大鳥的羽翼。”

聞仲笑著道:“大王能夠展露出親政之意,本太師高興還來不及呢,王叔不必作此憂愁之態。”

比干鬆了口氣,笑道:“太師能這麼想那是再好不過。還請太師放心,太師不在朝歌之際,吾自會引導大王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

聞仲點點頭,“那就辛苦王叔了。還有三山關之事也要勞王叔多多費心,如果沒有必勝把握,切不可輕舉妄動。”

比干微微皺眉,沉聲道:“聽聞三山關只有十萬奴隸為兵,為何會這般難纏,連太師親自掛帥征討竟也拿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