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虎心中疑惑,卻也說不出而過所以然來,忙朝著眾弟兄道:“方才聞太師他們也不知道朝著何方去了,咱們趁著這個機會速速奔行,儘快過了臨潼關。”

眾將聽令,速速策馬前行。

等他們來到臨潼關,只見見一支人馬阻住去路。

總兵張鳳全副武裝,手持打將鋼鞭,傲然而立,眯著眼望向黃飛虎等人喝道:

“讓那逆臣賊子黃飛虎出來答話!”

武成王黃飛虎騎著五色神牛走在陣前,欠身行禮道:“老叔,小侄甲冑在身,不能全禮,尚請恕罪。”

張鳳喝道:“黃飛虎,你父與我有一拜之交,你乃大王之股肱,又是國戚,為何要造反?。今你父親當任總元帥,你高居王位,怎麼能為一婦人而有負君恩?

聽我一言,你儘早下坐騎受縛,我將你解送朝歌,當殿與你分個清濁!想必大王念你黃家往日功勞,或可贖你今日之罪,保全一家生命。如若迷而不悟,悔之晚矣!”

黃飛虎苦澀道:“老叔且聽小侄一言!小侄是什麼樣的脾性,老叔應該知曉。倘若不是那昏君荒淫暴虐,君欺臣妻,我如何能造反?

想我兵平東海,立大功二百餘場。

為了定天下,安社稷,瀝膽披肝,那昏君不念功臣,反行不道之事,小侄如何能不反?

望老叔發發慈悲,放小侄出關,另投明主。

日後定當結草銜環,以報今日之恩。

不只老叔意下如何?”

話音未落,便聽張鳳大怒道:“好逆賊!敢出此汙衊之言,欺吾老邁不成?”

說著,他便手起一刀砍將過來。

黃飛虎連忙將手中槍架住,苦笑道:“老叔息怒。我與老叔皆是一樣臣子,倘老叔被屈,也必定改投他處。俗話說‘君不正,臣投外國。’。老叔何苦為難於小侄?”

張鳳大喝道:“好反賊!焉敢巧言令色!”

一邊罵著,他又是一刀劈了過來。

黃飛虎見他不顧舊情,頓時心中大怒,縱騎挺槍。

他年富力強,張鳳卻已經年近古稀,兩人戰了三十來回合,張鳳便撥馬便走,逃進關內。

這臨潼關有個副將,叫做蕭銀,曾在黃飛虎麾下效力,蒙受黃飛虎提攜才有今天。

他對黃飛虎的遭遇也很是同情,趁著夜色就去見黃飛虎,開關放黃飛虎一行人出關。

張鳳聽到動靜,連忙趕來察看,卻被蕭銀趁其不備一槍刺下馬來。

蕭銀殺了張鳳之後,策馬追上黃飛虎,大叫道:“黃老爺慢走!末將蕭銀已刺死了張鳳,如今將臨潼關封鎖,以防有追兵過關拽幹。黃老爺自行保重!”

黃飛虎感動不已,連聲道謝後方才帶人離去。

出了臨潼關後,又走了數日,前方又有一關隘攔路。

此關名為潼關。

潼關守將陳桐乃是一修行中人,有一秘寶火龍鏢。

此鏢出手生煙,百發百中。

黃飛虎與他對陣之際,便被一記火龍鏢打中肋下,直接從五色神牛上滾了下來,生死不知。

副將周紀見黃飛虎落馬,連忙上前搭救,也被陳桐一記火龍鏢打在脖子上,當場暴斃。

剩下的黃飛彪等人連忙將黃飛虎和周紀的屍身搶了回去,後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