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中子進劍誅妲己(第2/3頁)
章節報錯
……
朝歌城外三十里,有一座高約百丈的小山。
山上樹林茂密,怪石嶙峋,除了偶爾樵夫和獵戶外,尋常甚少有人上山。
幽靜的山林中,雲中子自入定中醒來,目光往遠處朝陽下的朝歌城望去,隨即微笑道:“時候到了。”
在他的視野中,朝歌上空一道妖氣,直衝透雲霄。
雲中子功參造化,只一眼便看出了端倪,搖頭嗟嘆:“此畜不過是千年狐狸,今假託人形,潛匿朝歌皇宮之內,若不早除,必為大患。師尊命我在此守候,想必是讓我慈悲為本,防止這孽畜禍亂朝綱。”
他取了根松枝,以指為刀,三兩下將之削成木劍,而後腳踏祥雲,望朝歌而來。
帝辛自納了蘇妲己後整日沉迷酒色,好幾個不上朝,事務奏本堆積如山。
百姓們惶惶不安,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上大夫梅伯與丞相商容、亞相比干等大臣紛紛上奏勸諫,卻連帝辛面也見不上。
毫無辦法之下,梅伯想起了一個法子,沉聲道:“大王荒淫,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本積如山,此大亂之兆也。公等身為大臣,進退自有當盡的大義。今日不如鳴鐘擊鼓,齊集文武,請駕臨軒,各陳其事,以力諍之,庶不失君臣大義。”
商容點了點頭,“梅大夫言之有理。”
他以宰相身份命執殿官鳴鐘擊鼓。
這是請大王升殿的禮儀,是祖制,聽到鐘鼓之聲而不聞,便是最祖宗不敬。
此刻,帝辛正在摘星樓與蘇妲己享樂,聽見大殿上鐘鼓齊鳴,內侍伏地叩首上奏道:“請大王升殿。”
帝辛不得已,只得吩咐妲己道:“美人暫且安頓,待孤去去就回。”
蘇妲己雖面有不愉,卻也只得俯伏送駕。
帝辛秉圭坐輦,臨龍德殿登座。
文武百官俱在,當朝行禮。
帝辛見一眾文武大臣全都抱著厚厚一摞奏本上殿,被嚇了一跳。
他連日來酒色昏迷,情思厭倦,心道這麼多奏本何時才能看得盡,便又有退朝之意。
但商容、比干等人搬出祖宗法令才請他出來,哪裡肯放他走?
兩人一齊上前拜倒,俯伏上奏道:“大王因何事數月不臨朝,日夜枯坐深宮,全然不理朝政?乞大王當以國事為重!高坐深宮,廢弛國事,大拂臣民之望。
而今天心未順,水旱不均,降災於民,未嘗不非大王墮政所致。
臣唯願大王能夠留心邦本,痛改前非,去讒遠色,勤政恤民,則國富民豐,天下安康,四海受無窮之福矣。”
帝辛心裡大怒,“孤只聞四海安康,萬民樂業,只有北海逆命,已令太師聞仲剿除奸黨!此不過疥癬之疾,何足掛慮?二位丞相之言甚善,孤自然知曉。但朝廷百事,俱有丞相與孤代勞即可,何嘗有壅滯之理。
孤便是臨朝,亦不過垂拱而已,大小事皆由爾等所決……”
這時,午門官在殿外啟奏道:“午門外有一煉氣士雲中子求見,言說有機密重情要稟告大王,請旨定奪。”
帝辛心道:來得正好,省得與這些大臣饒舌。
當即便令侍衛宣雲中子入朝覲見。
不一會,一個身穿寬袍大袖,手執拂塵,飄飄似仙般的中年道人徐步而來。
雲中子入了殿,手執拂塵打個稽首,微笑道:“大王,貧道稽首了。”
帝辛見雲中子如此行禮,心中不由生出不悅,自忖道:“孤乃人王,富有四海,‘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雖是方外煉氣士,卻也在孤版圖之內,這等可惡!
“那道者見孤為何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
雲中子笑道:“大王只知人王尊貴,卻不知三教原來道德尊。”
帝辛皺了皺眉,強壓火氣道:“何見其尊?”
雲中子微笑道:“但觀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於天子,下不謁於公卿。避樊籠而隱跡,脫俗網以修真。樂林泉兮絕名絕利,隱巖谷兮忘辱忘榮。頂星冠而曜日,披布衲以長春……
奪天地之秀氣,採日月之精華。運陰陽而煉性,養水火以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