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7號,《刺客聶隱娘》和《烈日灼心》同步上映。

前者是侯孝先7年磨一劍的成果,後者則大概是國產公映影片裡第一部把同性親熱鏡頭直白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影片。

兩部影片都引起了影迷很大的反響。

此時又有侯孝先的粉絲出來質問程玉安當初為什麼不給影片頒獎。

“鏡頭、美術、配樂、意境無一不好,值得一座最佳導演。”

這種文藝片是小圈子的自嗨,程玉安沒有理會。

但程玉安還是在公司內部的座談會上談到了這部電影:

“確實,這部電影無論從鏡頭還是意境上,都幾乎做到了古典武俠的極致,我也非常喜歡它的美術和鏡頭語言,如果不是我當主席,換個外國人來,侯孝先起碼有七成把握能拿下最佳導演。但放在我這裡它通不過。”

程玉安接著解釋:“它的臺詞太爛了,不文不白,也不是古白話,很多詞甚至都是編劇生造出來的,外國人聽不懂沒關係,但我們國人不應該鼓勵這種臺詞。”

這就是程玉安沒給《刺客聶隱娘》最佳導演獎的最大原因。

“侯孝先那麼驕傲清高的人,完全可以把影片推向極端,更端著、臺詞更少、遠景更多,這該多狂。如果這樣拍,我一定給他最佳導演。”

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京城首次在非國慶日舉行大閱兵。

程玉安十分高興地帶著兩個爺爺去現場看,把倆老頭兒激動壞了。

程玉安在現場看的亦熱血澎湃,心想:“不知什麼時候能真正參與到這種儀式上。”

許老師都沒能上城樓吧。

按照往年來看,9月會是一個比較冷清的檔期,但今年不一樣,暑期檔的戰火一直延續到了9月初。

影院依然人聲鼎沸,暑期檔影片餘溫還在,還有一大波特意避開國慶檔的影片選擇在9月初上映。

今年的9月初應該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了。

光第一週,就有18部影片公映。

雖然這些影片後面看起來都不大有記憶點。

但確實充實了影院的排片,也吸引了不少了人觀影。

公司也第一週過後做了暑期檔的盤點。

打頭陣的《惡人傳》端午節上映,也吃到了一點暑期檔,上映45天,以5.2億的成績收官,略遜《殺破狼2》的5.6億。

《夏洛特煩惱》成為整個暑期檔最大的驚喜,如今還在公映期,票房已經突破了14億,影片會一直上映到月底,但已經增長不動了,預計不會突破15億。

《控衛在此》

《腫瘤君》亦在上映,總票房已至6億,預計還有1億的增長空間。

《大聖歸來》億9.55億的成績坐上國內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寶座,引得國漫迷的狂歡。

可憐的開歌導演,《道士下山》以4億出頭的成績慘澹下映。

票房不少,但有一半是在首周拿下的,後期口碑走低嚴重影響了電影成績。

何老師的《梔子花開》輸給了郭靖明的《小時代4》,但後者也沒有完成郭導在首映式上喊出的8億小目標,以4.8億的為《小時代》系列畫上句號。

這個夏天,電影市場百家爭鳴,而電視劇市場。

小趙一家獨大。

如果說《陸貞傳奇》和《杉杉來了》把她推上了二線,那今年的《花千骨》則將她推上了一線,而且是一線頂流。

這個夏天,《花千骨》徹底引爆了收視。

從第一集首播到大結局,《花千骨》的收視一直是第一。

趙小骨和張志堯徹底火了!

沒錯,遠端依然沒用灣島的霍劍華,而是選擇了港島的張志堯。

張志堯的古裝扮相會輸霍劍華?

而網劇市場,土豆連上兩部暗黑風劇集:《無心法師》和《暗黑者2》,再搭配怪里怪氣的古偶《太子妃升職記》,繼續引領網劇市場。

終究是受到了檔期和輿論的影響,《捉妖記》在13號結束公映,上映60天,最終票房報22.1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