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流量時代的終結?(第1/2頁)
章節報錯
首先得說,王常田在圈內口碑很不錯,而且老王面相和氣質在一眾影視公司老總裡算非常好的,除了人到中年,頭髮稀薄了點,整個人有點高階知識分子的派頭。
很招人喜歡和親近。
而且程玉安和光鮮合作未嘗沒有補償心理在。
原時空小姐姐沒戲拍,是光鮮給了機會,雖然不都是好片子,但那會兒有戲拍就不錯了,給小姐姐維持住了必要的曝光。
《使徒行者》電影成績很夠看,算是保住了光鮮一線大廠的顏面。
連遠端自家的《鯊灘》都不是《使徒行者》的對手,更別說楊影主演的電影版《微微一笑很傾城》了。
原著電視劇版權被遠端拿下了,給了恬恬和楊陽,電影版權被華策拿下。
但是,楊影的演技,懂的都懂,不懂的也沒辦法。
電視劇還要晚幾天才播,電影明顯想搶跑,好做營銷。
但誰知票房撲街了。
僅首日因為IP熱度,以5000萬的成績坐了冠軍寶座,後面被《使徒行者》和《鯊灘》輪番吊錘。
楊影那邊連通稿都準備好了,“最美貝微微”,勢要壓一壓後面播出的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
可沒成想,票房走勢低迷,觀眾一片差評,讓她的團隊想做文章都不好意思下手。
倒是陸釧的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收穫不少好評。
給陸師兄挽回了一點面子。
紀錄片不在討論範圍內,不做多講。
許是今年暑期檔小鮮肉主演的電影太多又太爛,終於在8月中下旬,暑期檔的末尾,輿論開始聲討小鮮肉了。
不知道誰挑的頭,彷彿一夜之間大家就都開始罵小鮮肉了。
以前也罵過,但規模和今年沒的比。
觀眾、編劇、導演、製片乃至影視公司老總,上上下下都在罵。
“來劇組光助理就帶七八個,臺詞還要現場背。”
“你這算好的,還來了劇組,還知道背臺詞。我們組這位大爺,除了開機頭兩天在組裡給媒體拍了幾張照片外,剩下有一半時間都不在劇組,今天趕活動,明天上節目。”
“超過一半的戲份都是替身在演,他來了就補兩個近景和特寫,擺兩個pose,我們還跟他說辛苦了。我當時心裡都在罵,你辛苦個錘子!”
“我們早上5點不到起來調裝置,布場地,他過來走兩步路,說三句詞就收工,我當時就想把機器砸他臉上!”
“還說不得他,他覺得自己可辛苦可敬業了。”
“我們組比較偏,本地只有一個三星酒店,當時也寫在合同裡,也同意住了,結果進組當天要求住五星,不答應就不拍。最後沒辦法,只能在隔壁市給他一個人定了家五星酒店,每天來劇組通勤要三個多小時,他也不嫌麻煩。耽誤的時間,找他補拍還得求爺爺告奶奶地說好話,我們導演就差給他下跪了。”
“某當紅頂流,最頂的那個,來我們本地做活動,酒店除了他自己住的那層,另外上下各一層也被包了,三層就住他一個。”
事態發展到這種情況,背後肯定有人在推波助瀾。
首先,不是遠端挑的頭,遠端是在事情中間才參與進去的。
有記者問到程玉安對這種情況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