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再來看於總的言論,就好笑多了。

難怪李連結在首映說:“於老闆都不讓我看片,我說不給我看,我怎麼跟媒體聊呢,看來他們是非常有信心的!”

現在重讀這句話,不知道是玩笑還是吐槽。

《封神傳奇》提前坐穩撲街寶座,也不盡是壞處。

烏爾扇不得不暫停手裡《封神三部曲》的籌備。

《封神》系列是烏爾扇心裡的坎兒,他做完《尋龍訣》就想拍《封神》,程玉安當時讓他緩緩,給了他《與神同行》。

《與神同行》拍完後他又把《封神》撿起來,程玉安勸他再等等。

當時說:“今年中國星有一部《封神》要上,你先看了再決定要不要做《封神》。”

正如程玉安不看好動畫版的《封神》宇宙一樣,他同樣不看好烏爾扇的《封神》之行。

不是質疑他的能力,而是質疑《封神》這個系列的賣座能力。

《封神》是個國民IP,觀眾對它的故事和人物都太熟悉了。

但是縱觀這幾年的爆款電影會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性——故事是新的,甚至是開創性的,能引發觀眾議論。

《盜賊》系列、《畫皮》系列莫不如此。

《大聖歸來》批著《西遊》的皮,講的故事可跟《西遊記》沒半毛錢關係。

但《封神》不一樣,從烏爾扇的大綱來看,這電影就是對著《封神演義》拍一遍:紂王暴虐、妖妃為亂、文王起義、武王伐紂、封神天下。

這麼看,烏爾扇的故事沒什麼新意,賣點無非是“魔幻”和“特效”,再加上明星陣容。

還有一點,這幾年,《封神》作品拍的太多了,《封神英雄榜》《封神演義》《哪吒與楊戩》……

一部比一部爛,程玉安也不敢保證烏爾扇的《封神》就能被觀眾接受。

現在好了,烏爾扇看完《封神傳奇》自己暫停了電影籌備。

他真的在思考程玉安之前說的那番話:“對於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你只有特效場面和明星陣容,是否支撐得起票房?”

但是,烏爾扇主動按了暫停鍵,有人又把開始鍵給他按起來了。

京城文化、企鵝影業組成代表團約見烏爾扇,想談談《封神三部曲》的事。

烏爾扇動搖了,他赴約了。

他還是想做《封神》。

雙方寒暄一陣就進入主題。

先是吐槽了一番正在熱映的《封神傳奇》:“港島導演還是玩不來這種級別的製作。”

“我早就說,用雷震子做主角是胡鬧。”

烏爾扇的《封神》在圈內不是什麼秘密,他很早就向外透露要拍的想法。

這幫人先試探了幾句:“遠端對這部戲是什麼想法?”

“玉安不看好這部戲,覺得故事太老套,而且成本偏高,如果不全球發行,盈利壓力很大。”

“程導這話就嚴重了,《封神》的故事怎麼能說老套呢,我每次看都津津有味。”

“成本也不高,三部才5億美元,5億美元幫烏導你圓個夢,我覺得很值。”

“程導有點小看國內市場了,去年440億總票房,今年怎麼著也得上500億,再過兩年,等咱們這部《封神》上映,大盤少說有七八百億,5億美元的投資,國內就能吃下。”

“程導今年的幾次對外講話,好像對國內的環境有點悲觀。我看是生了孩子,膽子也變小了。”眾人開起程玉安的玩笑。

“烏導,我也不說別的,我們企鵝影業全力支援你拍《封神》,咱們都是敞亮人,不兜圈子,我包一半投資,15億。”

烏爾扇腦子有點懵,這就出15億?你連劇本都沒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