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就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

和商業片談思想,跟文藝片談市場。

程玉安的兩部文藝片,要不是拿的獎太大,還都是創歷史的獎,差評肯定會更多——兩部片子剛上映的時候都被人說過他只顧個人表達而忽視觀眾感受。

商業片也是這樣,而且是你賣得越好他就越要挑你的刺。

《盜賊同盟》當時就被人罵:“很難想像程玉安拿完奧斯卡後的第一部電影竟然是這種毫無營養的爆米花電影。”

“一群人跑來跑去打來打去,不知所云。”

“程玉安用他的技巧成功玩弄了觀眾的情緒,實在不是一個奧斯卡導演該做的事。”

而對成績更好的《泰囧》,也是同樣的招數。

其實一部大賣的片子,一定是俗的!

“以電影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產業不能只是緊盯票房,而應該注重文化導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質與品位。”這句話當然對,但它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他站在幹岸上對你喊,要加油,要努力,但他絕不給你具體的建議和支援的工具。

喊這種口號不會翻車,但會討人厭。

“教授講得好有道理,”有網友在他微博下留言,“我學會了,以後就在商業片下說要提高的觀眾品味,跟文藝片說要擁抱市場。反正誰也不能說我錯。”

“《泰囧》從前期宣傳就一直強調自己是一部單純的喜劇,就是想讓人在年底哈哈一樂。這樣一部單純逗樂的影片還希望他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品味?”

“要電影來教育觀眾,那要你們這群教授幹嗎?”

這都是好的,當年程玉安主動擁抱主旋律,和航天局拍《火星救援》的時候,一群公知教授可沒少唱衰,說什麼中國航天事業剛起步,拍這種片子是“好高騖遠”,是“落後者的意淫”“沒實力只能靠電影的想像聊以自慰。”

所以對於這種差評,遠端也只是維持電影的正常宣發和公關,在一部10億量級的電影面前,這些評論並不會對影片熱度造成什麼關鍵影響。

在現在全國銀幕只有13000塊的條件下,一部10億級的電影可以通吃整個檔期,正如《盜賊同盟》通吃五一檔一樣。

《一九四二》與《王的盛宴》無力迴天。

整個12月被《泰囧》和《十二生肖》聯手吃下。

遠端宣發部門分析過《十二生肖》,從影片質量到檔期再到陣容和宣發,一致認為《十二生肖》是一部準10億級電影。

要不是《十二生肖》晚《泰囧》一週上映,而這一週的時間足以讓《泰囧》發酵口碑,兩部電影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12月檔的其他影片,諸如《血滴子》《大上海》這種片子,在兩部現象級電影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觀眾甚至說:“成龍+周閏發都沒能打過徐山爭+保強和黃博。”

華藝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十二生肖》分外惋惜。

“聽說你套現了華藝的股票?”鍾麗方問程玉安,“你是不是有什麼內幕訊息?”

遠端不少高管手裡都有華藝的股票,鍾麗方聽說程玉安跑了,趕緊來打聽打聽。

程玉安笑了:“做金融你比我專業。”鍾麗方號稱娛樂圈最會玩金融的女人。

“有什麼訊息你能不知道?”程玉安繼續說,“我是覺得公司發展到現在我再拿著對家的股票已經不合適了,後面兩年我會相繼把伯納、小馬還有光鮮的股票全部丟擲。”

小馬正籌劃上市,他拿的是小馬的原始股,但程玉安知道小馬的上市計劃會隨著大狗哥的去世和公司內鬥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