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廟會,明天去景點打卡,玩得不亦樂乎。

程玉安也只在晚上玩累了,才花一個小時在書房處理工作,之後就又出來陪劉一菲。

一直到初八,年也過得差不多了,程玉安才得以迴歸劇組。

他也是這時候才拿到賀歲檔的詳細資料。

《重返二十歲》的表現不好也不壞的,截至初七,影片總票房已突破4億。

雖然不及成龍的《天降雄獅》,但也比《澳門風雲2》好不少。

讓人意外的是,2015年首部階梯分賬的國產大片《鍾馗伏魔:雪妖魔靈》沒有表現出與它待遇相匹配的票房成績,首周1.9億後,口碑持續走低,但依託大盤,資料面上還比較好看。

《爸爸去哪兒2》大電影終究還是受到了市場對綜藝電影的反噬,票房表現沒第一部那麼亮眼了,但也是大賺特賺了。

今年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節檔元年,大批影片集中在大年初一上映,看電影成為大家過年一個非常重要的娛樂選擇。

而在《流浪地球》劇組,編劇組絞盡腦汁終於做出了一版讓王鴻衛和程玉安都比較滿意的劇本。

當然,還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但總體的救援價值觀是符合程玉安要求的。

也不枉程玉安這麼費心思地引導他們。

這版劇本還是有編劇不滿意,他們還是想做好來塢式的英雄救援:“我們的故事看著一點都不爽,不刺激。”

“這就是我們區別於好來塢的地方。”程玉安耐心地解釋,“我們表現的是團結的力量,而不是劉培強劉啟父子倆的主角光環,你想得到點燃木星,那群天體物理學家吃這碗飯的能想不到?這就是我們的邏輯。你在救援行星發動機,別人也在救援,憑什麼就你能救援成功?這版故事總體很好。”程玉安肯定了編劇們的工作,“人物和大致故事就這麼走,其他細節再琢磨琢磨。辛苦大家了。”

王鴻衛看著自己的學生,心中暗自點頭,他真的跟別的導演不一樣,他尊重觀眾,尊重故事本身,這麼大的製作這麼大的班底,他不想求穩拍一部大家都熟悉的英雄電影,而是願意拿五億多六億的資金反好來塢套路,講述一個屬於中國的救援故事。

“哦對了。”程玉安補充道,“在運載車啟動的時候,加一個語音播報,就說,‘京城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王鴻衛頓時覺得這句話加非常精髓,拍桉而起:“這句加的好啊,一下就和所有好來塢電影區別開了。”

眾編劇看向王鴻衛,等他解釋:“加了這句就有了秩序!”

都是老編劇,王鴻衛一點,大家就都知道了。

傳統的好來塢末日電影裡,末日的世界是無政府無秩序的,主角天神下凡大殺四方。

但《流浪地球》加了這句,就說明即使在流浪時代的末日裡,世界仍然是有政府存在的。人是社群動物,聚居在一起必然需要秩序和管理。

“這句一下就把整部電影的主題立住了了,末日裡政府依然存在,地球雖然在流浪,但人類社會的道德和秩序並沒有崩塌。好,這句一定要加上。”

“再完善完善,沒什麼問題就可以對外選角了,不然時間來不及了。”原定計劃,劇本應該在年前出來,年後同步完善和選角,現在劇本已經晚了將近半個月了。

劇本搞定,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影片中各種道具的設計工作,這部分工作走在最前面,但也預計要花很多時間,程玉安給的時間是今年必須做完《流浪地球》所有籌備工作,明年年初在青島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