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不算電影!做這種片子我都嫌丟人。”

“《爸爸去哪兒》賣了6.9億票房,丟人能丟出6.9億來?要真能有這種效果,這人我還真想丟。”作為《跑男》的總導演,遠端主管綜藝的副總裁,陸昊非常不同意這樣的觀點,“我們《跑男》先火,居然沒想到綜藝電影這一塊,就已經喪失了先發優勢,再不追趕,綜藝電影這塊,我們連口湯都喝不上。”

遠端綜藝守著五檔黃金節目,每年為公司帶來不菲的利潤,在公司內部很有聲量。

“電影三大元素:主題、故事、人物,你這綜藝電影占哪樣。”

“你管他佔哪樣,《爸爸去哪兒》在總局備桉的是紀錄片,我們為什麼不能這麼做?”陸昊肯定不會順著傳統故事片的思路走,“我收到訊息了,芒果臺今年還要做《爸爸去哪兒》第二部的大電影。

“這個市場就這麼拱手讓給他?”

“去年《爸爸去哪兒》電影上映被人罵成什麼樣了?”

“做電影還有不被罵的?”

製片部門和綜藝部門在郭飛的辦公室裡吵架,郭飛一邊喝茶一邊看著兩個老總,一言不發。

其實她對這個問題早就有了答桉。

製片人和編導看一部電影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編導可能更在意戲劇衝突和藝術表現,但製片更注重市場反饋。

這也是郭飛在知道郭靖明口碑不好的前提下還決定投資《小時代》的原因,她看到的是郭靖明龐大的粉絲號召力。

她賭《小時代》會賺。

郭飛導演出身,為公司拍了兩部電視劇後覺得自己在藝術上天分有限,遂毅然決然轉戰幕後。

“好了。”郭飛放下水杯,制止兩個老總的爭端,“綜藝電影這塊雖然反響不太好,業內爭議比較大,但總局也沒明確制止……”

聽到這裡,陸昊知道今天這場辯論自己贏了。

“我覺得老陸說的有道理,綜藝電影也沒違反社會公序良俗,也沒傳播歪理邪說,既然《爸爸去哪兒》能做,我們為什麼不能做。”

“就是。”陸昊應和了一聲。

“反正錄一期《跑男》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多少錢,而且有綜藝熱度加持,電影都不用怎麼宣傳就會有很高的熱度,我支援今年做一期看看。”

“謝謝郭總。”

郭飛這樣做一是覺得綜藝電影確實有甜頭,二也是給綜藝部門吃定心丸。

綜藝部門勞苦功高,賺錢很多,但都知道遠端最核心的業務是影視創作,綜藝部門在外界眼裡並不起眼,郭飛此舉也是為了配合公司戰略發展。

說完《跑男》電影的事,郭飛讓製片副總先行離開,她有事要找陸昊單聊。

“公司今年一直有個訊息沒來得及跟你們部門說,剛好昨天開會定下來了,索性跟你說了吧。”

“您說。”

“綜藝部門的貢獻,我們都看在眼裡,確實是公司發展的大功臣。”

陸昊笑道:“公司決定給我們漲工資?”

郭飛笑道:“你們部門拿的已經是行業頂薪了,還加?”

“誰會嫌錢少呢。”陸昊一哂。

郭飛接著說:“我這裡有個比加薪更好的訊息。公司決定明年把你們部門拆分出去,就叫遠端娛樂,你來當董事長。”

“真的!”這可真是個天大的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