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這個演員很特殊。

中生代裡,他不是演技最好的,也不是最帥的,但一定是人氣最高的。

有時候得承認一個事實,流量、演技、號召力這三個東西是有衝突的。

有流量的號召力不一定高,你粉絲多就一定能動員大家去電影院嗎?

但很不巧,這三者有機地統一在了鄧朝身上。

因為《跑男》,他獲得了一大批粉絲,而鄧朝優秀的演技恰恰能把這批粉絲高效率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購票觀眾。

號召力就來了。

別把粉絲當傻子。

很多粉絲知道自己追的是個什麼貨色:

“追他這個人就行了,他演技啥樣我能不知道?”

可惜,這個道理網際網路廠商很久之後才會明白。

而且,正如黃博所說,你火了之後,身邊都是好人,都給你說好話。

然後,鄧朝真的覺得自己有喜劇天賦。

而且他居然還認為現在的觀眾還吃他那套狗坨子喜劇。

狗坨子喜劇是個很不好解釋的概念,你可以把一切擠眉弄眼、陰陽怪氣、扮醜作怪的表演都叫做狗坨子表演。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然後他在光鮮的支援下做了《分手大師》,居然還請到了楊密。

鄧朝的喜劇天賦,不是程玉安嘴毒,他真覺得鄧朝沒有喜劇天賦。

程玉安個人非常不喜歡狗坨子式的表演,所以他對《分手大師》以及鄧朝在其中的表現沒一句好話:

“毫無底線地撒狗血,裝腔作勢地以為自己很好笑,其實蠢到家了。”

當然,這話是幾個好友私下裡這麼說的。

“我昨天也去看了,也不好笑啊。這麼它第一天就有3900多萬了。”

“有時候電影成績和電影質量不一定有關係。

“你看《小時代》,你能說它質量有多高嗎,但人家成績就是好。”

“就只是因為流量和粉絲嗎?”

“不全是,無論是郭靖明、鄧朝還是楊密,他們的粉絲當然很多,哪怕十個粉絲裡有一個買票,數額也很恐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票補。”

“票補?”

“嗯,”程玉安點點頭,“無論是《小時代》還是《分手大師》,都聯合購票平臺砸了不少票補。你想,一張電影票9塊9,就是坐在電影廳吹2個小時空調,享受按摩座椅也舒服,這時候熒幕上放什麼故事你還在意嗎?

“想起來就看兩眼,不想看就耳機一塞,在影院睡2小時。反正我只付了9塊9。”

“那就沒辦法嗎?”

“暫時沒有,粉絲電影起碼還要再持續個幾年。”程玉安搖搖頭,心想這才哪到哪啊,等李易風和鹿涵還有楊陽等人真正火起來,那才叫恐怖呢,“不過總有消停的時候,票補其實是各平臺為了搶市場硬燒錢燒出來的。國家不會不管的。”

說起來,網路票補這玩意兒還是程玉安最先玩起來的。

當初淘票票為了開啟市場,首先在《盜夢空間》上砸票補。

但13年後,特別是今年,各購票平臺跟瘋了似的,貓眼、糯米、格瓦拉、賣座網、QQ票務等,你砸1億我就砸2億,錢跟廢紙似的唰唰往裡扔。

觀眾也確實受惠了。

但票房的水分也上去了。

這個留到蘿蔔精上映的時候詳細說,片方的騷操作我能講一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