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單純是一個演員最寶貴的品質,你看她現在的狀態,完全沉浸在愛麗絲·李的角色裡。我之前問過她,她是怎麼找到愛麗絲痛苦情緒根源的。你猜她怎麼說。”

“怎麼說?”

“她說她真的在想如果有一天你離開她,她會是怎樣的絕望和痛苦。”

程玉安當下心就被揉了一下,這話劉一菲可從來沒跟他說過。

場中,劉一菲比了一個OK的手勢,示意可以開始,凱特也在場外隨時準備。

…………

國內,《時光情書》首日成績對得這套新人陣容,有2100萬,首週末四天破億,來到1.2億。

《時光情書》的故事沒有驚喜,沒有太多的波折,就這麼慢慢的講。

“這個故事看似是在講王海平和丁子君,其實是在講父母親的愛情故事,蘇梅一人將孩子撫養大,幾十年來依然對丈夫念念不忘,就算面對條件更好的追求者,她依然選擇守護自己對已逝丈夫的思念。

“年輕人的愛戀往往熱烈,中年人的感情才是靜水流深。”

“影片給出了兩種感情的不同答桉,無論對錯,都是選擇。”

但是好評依然架不住第二週《地心引力》的屠殺。

在冷清的11月檔,它首日以36.3%的排片拿走了2800萬的票房。

看著是不高,但它首日是星期二,《時光情書》當天只有800萬。

而首映觀眾對這部影片全都報以讚美!

“太震撼了!”

“除了瑰麗和宏偉我想不到別的形容詞。”

“完美的太空科幻!”

但是在更為專業的電影人眼裡,這部電影值得冠上“偉大”二字。

那無與倫比的長鏡頭,是阿方索·卡隆的標誌。

在漫無邊際的黑暗裡,卡隆將人類面對宇宙的孤獨和絕望推向了巔峰。

如果僅就情感而言,這部片子並不值得“偉大”二字,真正使它偉大的是阿方索·卡隆對拍攝技術的創新。

“很難想像,這是一部2D轉制的3D電影,阿方索·卡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地心引力》做到了《阿凡達》沒有做到的事情,全程的3D代入,沒有一分一秒出戏,可它明明是部2D電影!”

“阿方索·卡隆用此片,把主觀鏡頭和全景數字虛擬鏡頭的運用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從此以後便可以說,太空片多了一種拍攝方法。”

“最後的仰拍鏡頭足以載入電影史。”

這片子程玉安在美國又看了一遍,《地心引力》裡的情感和哲理,都是電影史上重彈的老調,但阿方索·卡隆的鏡頭語言,程玉安由衷地佩服,於是,他在微博發了一段關於影片的評價:

“近年來,3D電影大行其道,甚至有人說3D會取代2D,但《地心引力》是2D電影最好的註腳,2D永遠不會消失!”

他對一起看電影的小姐姐說:“今年奧斯卡最佳攝影和最佳視效沒跑了,一定是《地心引力》的。”

------題外話------

我其實也不認同3D會取代2D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