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茜茜在港島(第1/2頁)
章節報錯
《環太平洋》上映的第一個週末,每日票房均突破1億元。
首周5天總票房(含點映和零點場)突破4億!
“一部10億級別的大片誕生!”院線放紛紛發出自己的預測。
《環太平洋》幾乎收割了同期市場上所有電影的票房。
《匆匆那年》首週末四天依靠趙燕子龐大的粉絲量,頂著《環太平洋》的壓力,依然拿下了1.27億的成績。
但別的片子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速激6》上映到現在10天,在《環太平洋》上映之前完成了2.5億的票房成就,但是這之後的四天,只新增不到3000萬票房。
《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晃晃悠悠地在8月5號宣佈自己全國票房突破3億,達到3.02億。
然後頂不住院線壓力,提前一週下映了。
“可惜了,要不是《環太平洋》,再拿個兩三千萬都不是問題。”《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的製片有些灰心。
“你還不知足?”郭飛好氣又好笑,“2300萬的成本被你拿到3億票房,還有什麼好說的。”
“宣發3000多萬呢,沒賺多少錢。”
“現在宣發真的太貴了,這還是我們自己有微博、土豆和淘票票三大平臺,不然成本會更高。
“宣發的錢都夠我再拍一部片子了。”
抱怨歸抱怨,但大家算賬的時候很開心。
程靈鳳和托馬斯·圖爾押對寶了。
劉一菲在國內的號召力果然無與倫比,《環太平洋》在國內的票房勢必超過北美大本營。
小姐姐這幾天全國到處跑,最多時,一天要跑五個城市。
每到一城都積極營業,她知道《環太平洋》國內票房的重擔都在自己肩上,雖然累點,但也心甘情願,樂在其中。
但真要算起來,《環太平洋》和《匆匆那年》在國內都屬於粉絲電影。
不同的是,《環太平洋》除了劉一菲的粉絲支援外,還有一大部分非粉絲儲量觀影群眾——好來塢大片粉絲。
而《匆匆那年》不一樣,這幾乎就是一部拍個趙燕子粉絲看的電影。
“我看小燕子長大的,現在為她買張票怎麼了?”
現階段粉絲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既然是粉絲電影,就大體遵循一個票房規律——票房在前期/首周爆發,中後期斷崖式下跌。
《匆匆那年》就是這樣,首周過後,每日增漲不過500萬,《環太平洋》好很多,劉一菲粉絲觀影退潮後,還有大量的大片愛好者接盤。
加上《環太平洋》質量確實不賴,特效也確確實實是用錢砸出來的。
所以首周後的降幅也在可接受範圍內。
但《小時代2》和《當男人戀愛時》還有《一夜驚喜》就倒了血黴。
市場被《速激6》提前割一波不算,《環太平洋》吃完後把暑期檔桌子都掀了,《匆匆那年》又在夾縫中收割了一波青春片粉絲。
市場沒一個禮拜都緩不過來——下週15號,各中小企業發薪,或許可以帶動一波觀影。
《環太平洋》工作日票房降至1500萬2000萬,仍是大片表現。
劉一菲在內地跑了一週之後,開始港臺及東南亞的宣傳之旅。
在港島的這晚,由音皇引薦,金像獎主席陳嘉尚約小姐姐見面。
“奇怪,他為什麼要見我?”劉一菲很奇怪。她跟港圈幾無來往,往常參加港島的活動只與合作方保持基本的禮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