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安表情跟吃了蒼蠅屎一樣,眉毛擰在一起。但既然這種大老來請,於情應該走一趟。

地點約在江南會京城俱樂部。

程玉安跟榜上的所有富豪都不一樣,他不混圈子,也不參加任何所謂富豪俱樂部。

而且他對外的身份更多的是導演,而不是企業家。

馬總對他很好奇。

一見面就說:“你是我見過長得最好看的企業家。”

程玉安也笑道:“你也是我見過長得最有特點的企業家。”

馬總對別人打趣他的長相也見怪不怪。兩人坐下,馬總給他倒了一杯茶:“嚐嚐我們這兒的新茶,外面可喝不到。”

“不了,晚上喝茶睡不著。”

馬總也隨他,放下茶杯:“這是他們送過來的,說實話,我也喝不出個所以然。我們喝點水說說話就行。”

程玉安恭維了馬總兩句:“馬老師退休了,後面可要好好享受生活了。”

“享受什麼啊,天生的勞碌命。”

退而不休。

馬總善裝杯,但也分人。他身家是比程玉安高几倍不止,但一點都不輕視程玉安。

嘮了兩句閒話,馬總終於把話題往影視上帶:“今天拜訪呢,是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你說這電影應該怎麼做?”

遠端的模式是公開的,程玉安也沒隱瞞,遂又把遠端的製片流程跟馬總講了一遍。

“你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你就說怎麼從電影上賺錢吧。”

“我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現在國內拍電影,你才是老大。”

“我真不知道。”程玉安說,“電影本來就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賭博專案,沒有人能拍一部賺一部。”

“那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基於影片質量,再結合檔期以及同期競品,做一個大概預計是可以做到的,但要說穩賺,沒人敢打這個包票。”

“沒什麼是做不到的。”馬總開始了,“我們有一套資料分析系統,對使用者進行畫像,分析他們的喜好,再針對這種喜好針對性地投放影片……”

馬總開始介紹他的大資料分析。

網際網路企業的艹性,不叫觀眾,叫使用者。

“馬總,你這套做電商行得通,”程玉安打斷他,“對消費者進行畫像,再針對性的提供他們需要的商品。但做電影,做內容不能這樣。”

“怎麼不能這樣,都是一個買一個賣,你需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影視畢竟不完全是商品,它裡面還包含了內容和審美。一件商品,消費者今天需要,你明天就能生產出來,但影視製作週期很長,動則一兩年三四年,等你的電影出來了,觀眾口味可能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