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美》票房挺好,直到4月1號,戛納公佈今年入圍名單的時候,6天總票房來到1.5億。

今年是戛納大年,主競賽單元有21部佳片入圍。

華語電影成績也不錯,程玉安的《老父親》(為保密依然沒改名)和賈科長的《天註定》入圍主競賽單元,港島青年導演劉韻聞執導,劉佳玲主演的《過界》入圍一種關注單元,杜琪風導演,劉得華主演的《盲探》入圍午夜展映單元。

程玉安的名字出現在戛納名單裡,還是第一次見。

眾所周知,程玉安是威尼斯嫡系:最年輕的最佳導演獲得者,最年輕的最佳影片獲得者,最年輕的主競賽單元評委。

外界都說程玉安上輩子肯定是個威尼斯人。

但就是這樣的威尼斯親兒子,今年卻轉投戛納。

“阿爾伯託·巴巴拉(威尼斯電影節主席)的去中國化終於起到了效果,作為威尼斯最忠實的擁躉,程玉安今年都不將自己的片子放在威尼斯。”

“阿爾伯託上臺後的一系列改革讓電影藝術家們紛紛不滿,程玉安已經拿到了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實在沒必要再留在威尼斯了。”

“戛納入圍名單公佈,程玉安、賈科長雙雙入圍主競賽單元,今年是戛納大年,競爭激烈,期待華語電影能殺出重圍。”

為應對好來塢的衝擊,總局暗地裡給幾個導演鬆綁,允許他們拍一些稍微過火的片子。

不然《天註定》這種片子鐵定過不了審。

賈科長終於重見天日,但《天註定》報送戛納依然違規。

不過今年戛納最大的新聞還不是程玉安和賈科長,而是張一謀。

戛納用超大字報宣佈張一謀將攜帶自己的新片《痛苦與榮耀》和《歸來》到戛納宣傳!

兩部片子都還沒完成,但戛納給張一謀的待遇卻是空前的。

雅各布致親筆信歡迎他回到戛納。

自99年因為《一個都不能少》和戛納決裂後,張一謀只在04年因為《十面埋伏》(戛納展映)和戛納短暫和解過,之後就再也沒踏進這座海濱小城。

應該說,張一謀能去戛納,是戛納的榮耀。

所以,張一謀+程玉安+賈科長,這差不多算內地影壇最強的一套陣容了吧,這三人光臨戛納,讓國內觀眾對今年電影節充滿了期待。

也不知道看到華語影壇派出這樣的陣容支援戛納,遠在威尼斯的阿爾伯託會作何感想。

程玉安在接受採訪談到此次戛納之行時說:“《老父親》還沒定檔,等從戛納回來再看吧。”

記者也懂,程玉安是想看能不能得獎,得獎了再定檔能多給這部文藝片多賺點票房。

《曖曖內含光》和《狩獵》在國內的票房都不夠好,只堪堪回本。

“第一次參加戛納是什麼感受?”

“期待吧。畢竟是電影人的殿堂,不止期待得獎,更期待與全世界優秀的電影人一起交流。”

程玉安混了這麼多年電影節,要再說緊張就太生瓜蛋子了。

港島金像獎也趁著戛納的熱度,宣佈程玉安將擔任今年的頒獎嘉賓。

內地觀眾對金像獎的不滿也已經到了一個高度,於是在有關報道下陰陽怪氣:

“今年金像獎有看頭了,《盜賊同盟》對上《寒戰》,同屬爆米花電影,《盜賊》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完勝《寒戰》,我看這群人怎麼好意思不給程玉安頒獎。”

金像獎越辦越封閉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專業電影人——連前主席文俊都覺得金像獎太小氣,還是普通觀眾,都對金像獎這幾年的做法不滿。

“港島市場萎縮的太厲害,他們不保護港片,那港片真的要被沖垮。”

“作為曾經華娛電影的最高榮譽,金像獎做不到海納百川,現在淪為地方獎,這群人仍不自省,還得意洋洋地每年辦這麼一回。金像獎的收視一年比一年低,招商一年比一年困難,我看再過兩年,除了港島人,就沒人看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