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動院線蛋糕,院線才不管你什麼呢。

王忠磊的拓寬盈利渠道,其實也會為影院帶來一部分收益。

電影周邊產品的銷售,一大部分還是在影院。

但程玉安提出的在固定分賬之外,試驗多種分賬,就動了院線的利益了。

但還要具體聽聽程玉安的說法再看怎麼來反駁他。

“《泰囧》的分賬就是按照美國的時間階梯來的,事實證明,《泰囧》的這次試驗,讓我們製片方和院線都賺到滿意的利潤。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開始。”

“我們為什麼不能繼續這種試驗呢?”

旺達的葉凝首先表示反對:“《泰囧》一家的成功並不能說明什麼。”

程玉安承認:“當然,所以我才說是試驗嗎,要是每部片子都能盈利,我們今天也不用坐在這裡開會。”

“我的想法是,我們以後每年能不能也提出3040部電影,採取這種靈活的分賬,你是按時間也好,按票房也好,都行。”

張局點點頭,對這個方桉有些心動,但其他參會領導就有疑問了:“如果按照你這個方桉來,那每年的名額怎麼確定?”

“這時候就要發揮我們協會的作用了。我注意到,在之前的分賬之爭中,觀眾和媒體已經不滿我們行業協會不發聲了。製片和院線掐得你死我活,製片人協會和發行放映協會竟然全部沉默,這是很不合理的。”

“所以這個方桉也是為了我們協會著想,我們在協會內部成立一個委員會或者對話機制,專門來做這個事。”

接著,程玉安對自己的方桉展開具體論述,包括這個靈活分賬片單的定位——一定得是製片方和院線方一致認為能賣錢,能為大家帶來盈利的影片。

以及對評選機制的監督。

這個評選機制也有弊端,基本杜絕了《泰囧》這樣的黑馬。

如果把《泰囧》放在這個評選機制下,院線一定不會覺得它能大賣。

然後就只能籤43:57的固定分賬。

除非在配額快要用完又找不到其他合適的片子時撿漏,但這樣的機率太低了。

你說要是突然崩出個天才新人,第一部片子就大賣10個億,這種情況怎麼辦?

答桉是,仍然籤43:57的分賬。

這種評選機制只考慮最普遍最主流的情況,天才和黑馬這種偶然情況不在考慮範圍內。

《修羅武神》

即使出現了黑馬和天才,43%的分賬也很賺。

程玉安和寧皓出道那會兒,發行方分賬比才41%呢。

《泰囧》就算籤固定分賬也是大賺特賺。

張局等一眾領導對今天的會議結果很滿意,華藝和遠端提出了兩個非常不錯的意見。

一是打擊盜版,拓寬影片盈利渠道,特別是提高周邊產品收益;二是在固定分賬下,試驗多種分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