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 一個完成,一個起航(第1/2頁)
章節報錯
邁克爾去世了!
程玉安不混歌壇,雖然給女朋友出了兩張專輯,也領過幾個例如年度優秀作詞、最佳製作人的獎,但程玉安真沒覺得自己是個正經音樂人。
但他這幾天還是被記者堵著問“邁克爾去世了,你有什麼想說的?”
“程導,你對邁克爾去世有什麼看法。”
程玉安只得回答說:“我也是邁克爾的粉絲,他的去世是流行樂壇最大的損失。”
“當之無愧的流行天王。”
但其實程玉安壓根就沒時間關心樂壇的事兒,他這幾天忙著和秦染秋一起給《火星救援》收尾,覺都沒睡踏實過。
悼念邁克爾的微博還是助理發的。
終於在7月10號,《火星救援》後期歷時22個月終於全部製作完成!
程玉安和秦染秋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這部片子上,他們吃了太多苦,劇組幾百號人大熱天在紅崖熬油似的熬了一個多月,回京城又在攝影棚堅持了兩個月。
從07年年初立項籌備到現在完成全部製作,《火星救援》共耗時超過30個月!
程玉安第一時間透過微博對外發布了訊息:
“《火星救援》凝結了劇組三百多人的心血,時間過的太快,轉眼離《火星救援》開機已過去2年。恐怕很多人都忘了還有這樣一部電影在,現在我終於可以驕傲地宣佈,《火星救援》歷時22個月的後期製作全部完成!感謝國家航天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一直以來的保駕護航,感謝我親愛的演員們的無私奉獻,感謝青省文旅部門和電影部門同志的熱情援助,感謝中影、上影、華藝、博納、光鮮等合作伙伴的信任,謝謝大家!”
程玉安配的圖是《火星救援》剛做好的宣傳海報。
《火星救援》完成製作,宣傳就會同步展開。
成片在第二天送總局稽核——程玉安一點都不擔心,這片子有航天局的參與,航天局的同志也會過來審片,到時候他們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
“我當時想過把這片子做成3D的。”程玉安在陪自己老師喝酒。
“但現在3D裝置的價格沒下來,我粗略算了下,《火星救援》要做成3D,起碼得這個數。”程玉安攤開手掌。
“五億!”
“我們市場還沒做起來,投五億我真收不回成本。”
“那3億成本也夠嗆。”侯克名非常擔心《火星救援》收不回成本。
“沒事。”程玉安喝的有點高了,“《火星救援》會在中日韓歐美全球上映,收回成本應該不難,我有點擔心這片子我們本土的表現。”
這也就是遠端提前保證了全球上映,回本壓力小了不少,不然投資人會拿3億給程玉安玩?
按照成本和票房1:3的說法,《火星救援》要拿9億票房才能回本盈利。
單靠內地刷9億出來?
投資人不傻!
程玉安擔心《火星救援》這樣的科幻主旋律片,觀眾不買單。
這時候,公知多的是。
中國人上火星?還從火星上救人?
這壓根就不現實。
除了美國,誰還有這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