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兩艘鉅艦撞翻4月檔(第1/2頁)
章節報錯
重映電影一般不會引起觀影熱潮,更不可能帶動多少票房。
這幾乎是業界的共識,所以對《泰坦尼克號》3D重映,院線經理們都不看好。
一部15年前的電影重映,能掀起什麼水花來?
院線4月最看好的是《超級戰艦》和程玉安26號上映的《盜賊同盟》。
結果大船的重映打了所有人的臉。
首日,靠35%的排片,卡梅隆拿走了7077萬票房。
“靠!”嘉禾的院線總經理方斌十分不理解這個票房, “15年前的片子還能賣成這樣!”
程玉安要他坐下:“情懷無價嘛。”
“就單靠個情懷第一天賣7000萬?”觀眾愛看他就給排片,但排片歸排片,可他真的不理解。
“美國大片吸引力就是高,這是現狀。你自己看看同期的片子,《車在囧途》《臺北飄雪》,傻子都知道選哪個。”
“情懷這東西真的好用, 泰坦尼克號是什麼,是經典的愛情, 是顏值巔峰的萊昂納多, 是制霸13年票房冠軍的集體記憶,這玩意兒被勾起來,很難擋的。”
“那我們的《盜賊同盟》怎們辦?”
“對我們又沒影響,《泰坦尼克號》你該怎麼排片怎麼排片,難得4月份有錢賺,幹嗎不賺。”
4月上旬,市場很冷清,片子都放在中下旬衝五一檔。
這也讓《泰坦尼克號》可以在中上旬幾乎通吃大盤。
上映一週破5億,打破11年《變形金剛》首周3.9億的記錄,成為國內第一部首周破5億票房的電影。
國內市場的表現比北美市場還好,北美上映以來,《泰坦尼克號》就沒拿過周冠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北美同期有《飢餓遊戲》《三個臭皮匠》和《林中小屋》上映, 且票房均超過《泰坦尼克號》。
難怪連《好萊塢報道》也說:“拜中國市場所賜。”
國內市場沒大片規避制度,幾大公司都瞅準那幾個檔期,要上就扎堆的上,打個你死我活,要不上就一部都不上,留電影院沒片子放。
影院當然樂見《泰坦尼克號》亂殺了,不管放什麼片子他都賺錢。
新影聯的總經理黃群非說:“按照目前《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走勢,和正常的遞減規律,它的票房很有可能突破10億大關。”
“同時也有一個問題,面對《泰坦尼克號》,我們月底上映的片子要不要調檔?”
《泰坦尼克號》上映兩週後,成績正式突破來到7億,難道真跟黃群非說的,要上10億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泰坦尼克號3D》將會成為繼去年《變形金剛3》後,第二部破10億的電影。
國產片暫時還沒哪部片子能夠望其項背。
不過好在《超級戰艦》上映了,分走了《泰坦尼克號》一大部分排片和票房。
但是這片子是真的爛啊!
好萊塢也許是發現《變形金剛》快騙不了錢了,換個方式,開始玩戰艦了。
這都讓它首週五天撈了1億票房。
遠端雖然沒片子直接和《泰坦尼克號》《超級戰艦》競爭,但也在背後做功夫,研究這兩部片子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票房。
首先肯定是觀眾的觀影心理,還是那句話, 好萊塢爛片他也是幾千萬美元砸出來的,去看個特效聽個音效也挺美的。
感受一下國產片裡沒有的東西。
但怎麼說呢, 我們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國人對機械沒有普遍的興趣,我們的導演和編劇也沒那個意識拍一部機甲片。
《機器俠》你看爛成什麼樣了。
谷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