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釜山之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一菲這幾天不知道在忙什麼,在魔都待了好幾天都不回家。
說是去給自己的好姐妹加油打氣,程玉安也不明白,也沒管她:
“我飛一趟韓國,15號回來。”
本以為可以安心做《盜賊同盟》的後期,但平時各種活動和邀約太多了,有的能推的就推了, 實在不能推的才會走一趟,昨天他剛結束在母校電影學院的講座和總局的研討會,今天就要飛韓國參加釜山電影節。
電影節已經開幕幾天了,他過去參加一兩個論壇,順便看看韓國工作室的經營情況。
程玉安帶了公司一行人降落在金海機場。
也顧不得休息,一下飛機就被電影節主辦方專車接走了。
要說釜山電影節辦的要比上影節這個國際A類電影節要好得多。亞洲這塊,就釜山電影節和東京電影節辦的有點檔次。
人家定位很精準, 就是依託韓國這幾年越做越大的本土市場,輻射亞洲,吸引亞洲優秀導演,特別是優秀青年導演來電影節展映。哪跟上影節似的,上來就是國際化定位,結果請不來國際大導和大明星。
今年釜山電影節辦的也不錯,星光熠熠。
國內很多人去了:徐課、範小胖、於東、王忠磊、《武俠》劇組、《白蛇傳說》劇組、《賽德克·巴萊》劇組。
但整個電影節咖位最大的還得數徐課、呂克·貝松和最後到的程玉安三人。
呂克·貝松自不必多說,徐課在亞洲,特別是在韓國影壇也有很不錯的號召力,釜山電影節也十分尊重他,開幕式上就把象徵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獎”頒給了他:
“表彰他不斷努力將新科技帶入華語電影,將華語電影帶入國際,並透過科技讓華語電影、武俠型別多次改寫電影史。”
這評語給徐課確實沒問題。
程玉安就更別說了,30歲不到拿下最佳導演銀獅獎和最佳影片金獅獎,亞洲獨一份。
“如果程導演不來,今年的釜山會失去光彩”主辦方都說成這樣了,程玉安得給人家這個面子。
程玉安在車上看了看電影節的日程表, 每天都有活動,安排的很飽滿。
助理小鄭還不忘提醒他:“哥, 要是記者問你怎麼看斯蒂文·喬布斯去世, 你就說很可惜。”
“嗯?”程玉安這幾天埋頭後期製作,對外界資訊有點不敏感,“他搞科技的,我們搞電影,這兩個行當還能問到我這裡來?”
“喬布斯的去世可是這幾天的大新聞,不管是不是科技圈的都會被問到。鄭大哥(遠端科技老總)這幾天還跟我抱怨,不管什麼記者,上來第一句話問的就是怎麼看喬布斯的去世。把他都問煩了。”
“行,我注意。”
程玉安要參加的是一個叫“亞洲電影之夜”的活動,因為時間行程比較趕,就在車上換衣服和化妝。
在後臺準備好,只聽得前臺主持人用韓語說:“下面有請本屆電影節的重量嘉賓,剛為亞洲奪得威尼斯金獅獎的程玉安導演。”
《狩獵》明明是一部英語片,怎麼就成了為亞洲拿的了?
程玉安也不知道這種酸詞是誰寫的,還是擺好表情上臺了。
這種活動參加多了,程玉安也學會表情控制了,怎麼笑得好看,擺什麼pose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