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安這狗賊真是撿到寶了,我恨啊!”電影下這條評論點贊數最高,劉一菲還截圖發給了程玉安。

“差不多得了哈。”你票房好, 讓你嘚瑟, “《那些年》以後你就不要再接青春片了。”

“為什麼?”劉一菲剛嚐到青春片的甜頭。

“你以為能賣票房圈內就會承認你啊。”

“不是這樣嗎?”

“電影也有鄙視鏈的,而青春偶像劇就在鄙視鏈最下端。”抗日神劇另算。

雖說這不是個好現象,但事實就是如此。

拍文藝片的看不上拍商業片的, 覺得商業片導演放棄了自我表達對觀眾獻媚,而商業片導演則說文藝片矯情,飯都吃不飽了還擱那兒詩與遠方星辰大海。

但是他們都看不起拍偶像劇的。

要故事沒故事,要排程沒排程。

再過兩年,他們會集體鄙視拍網劇的。

《那些年》嚴格說算粉絲電影。

觀眾裡,劉一菲的粉絲佔了絕大多數。

劉一菲當天在鵬城宣傳時也說了:“這部電影算是回饋給一直支援我的粉絲朋友,我知道他們一直想看我穿校服演校園戲。”

“也非常感謝《那些年》上映以來觀眾朋友們的支援。”

“《那些年》大賣,一菲以後還會演青春片嗎?”

劉一菲搖搖頭:“有這一部就夠了, 加上我已經戀愛了, 不再適合演學生,不然觀眾看我會很出戏。”

誰也沒想到《那些年》會在7月初這樣通殺, 首日2300萬, 首周1.6億,其中星期天增漲最多——前一天《快本》播出了。

程玉安和劉一菲的親密互動給觀眾塞了滿滿一嘴狗糧。

之後, 《那些年》10天破2億。

《武俠》?

首日即落後, 《那些年》破2億的時候, 它才破億。

要知道, 下週四《變形金剛3》可就上了,到時候, 《那些年》和《武俠》上映17天,《那些年》倒是賺夠了, 《武俠》必將血本無歸。

《那些年》在港島票房出現少有的迅猛之勢。

港島和內地同步上映,發行交給了音皇,截至目前,《那些年》報收4530萬港元票房,暫列今年國產片票房冠軍。

劉一菲在港島宣傳完,特意抽出時間去了一趟澳門看看男朋友。

這麼久不見,當然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