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郭靖明的《小時代》?”同來參加會議的郭飛問道。

她之前負責遠端的影視版權庫, 對這部有所耳聞。

“對,我兒子說這是90後最暢銷的青春讀物。”沒想到遠端還知道這部, 那就好聊了。

郭飛笑道:“我之前跟他談過《小時代》的版權,他可不怎麼願意出售。”按郭飛審美, 她覺得這書寫得很糟糕,辭藻堆砌不說,傳遞出來的價值觀也很有問題。

所以當時出價也不高,郭靖明沒同意授權。

“是,郭靖明想親自執導這部戲。”安小芬說。

這點在遠端這邊就過不了,遠端扶持新人有個潛規則——必須正經學過電影。

仔細看遠端的創作團隊,不難發現,從寧皓到韓嚴,再到蘇倫忻玉坤, 不是學院出身就是已經在圈內打滾多年。

這樣的新人上手很快,雖然也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 但導演知識儲備是足夠的。

這也是遠端把控新人電影質量和成本的一個重要指標。

當然,這也跟遠端高管八成出自學院有關。

其實,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 最好還是要經過學院的訓練。

你當然可以說周公子和張曼鈺就不是學院派。

但周公子和張曼鈺這種天才有幾個呢?

張曼鈺前期演技也是辣眼睛,後面是被大導活生生練出來的。

不能看特例,學院的訓練會更加系統和科學。

會給你兜底。

安小芬一說郭靖明要導戲, 陳芷奚和郭飛心裡就有些不願意了:“安總,你看這樣行不行,郭靖明掛監製或者出品人的名,導演我們另外找人。”

“恐怕不行。 ”安小芬搖搖頭,“我也知道作家轉行做導演影片質量會有風險,但這是他同意授權的條件,不讓他導戲他就不跟我們合作。”

這倒是個難辦的問題。

陳芷奚一時無法給出回覆:“安總,《小時代》的問題我們還要考慮一下。”

“當然,”安小芬表示理解,“畢竟是這麼大的攤子,謹慎點總沒錯。”

“那我先告辭了。”

安小芬走後,陳芷奚和郭飛說:“這書很火嗎?”

“非常火。”郭飛說,“而且郭靖明這個人, 怎麼說呢,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

褒義詞。

“《小時代》和郭靖明本人有非常龐大的粉絲群,在年輕人群體裡有非常高的號召力。如果郭靖明本人執導,宣傳上會非常好做。”郭飛從版權角度上是同意做《小時代》的, “而且是市面上少有的女主視角。”

“只是這片子出來我擔心輿論會不好看,”郭飛補充說,“價值觀有問題,有點拜金的意思,到時候主流觀眾肯定會說,還說什麼遠端出品必是精品,你就做出這麼個東西。”

遠端對影片質量一直有很嚴格的把關程式,陳芷奚說:“沒事,我們要做的話,可以用遠秋影業(嘉禾院線)的名義投資。”

陳芷奚是個專業製片人,她考慮更多的是電影的盈利能力。

“行吧。”郭飛說,“我們開會再研究研究。”

郭飛作為遠端影視掌門人,公司上市在即,很多事要忙,今天也是抽時間出來見安小芬。

兩人又合計了一會兒,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