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海外由獅門發行,4.18日週五在全美3151家影院公映,成為本週放映範圍最廣的電影。

成龍+李連結,該給的牌面當然還是得給。

電影也不負所望,首週末收2087萬美元,問鼎周冠軍。

一週後,《功夫之王》國內公映。

新影聯院線豪擲2300萬給華藝買斷。

意思就是說,《功夫之王》在新影聯院線收入如果超過2300萬,那超出部分將不與華藝分賬,院線方獨享超出部分淨利潤;如果不超過2300萬,華藝仍將參與分賬。

華藝自然樂得如此,電影還未上映就進賬2300萬現金。

《功夫之王》倒也對得起這2300萬,國內首週末拿下8000萬的好成績,重新整理內地票房記錄。

但是口碑裂了。

沒幾天就被影迷和網友以及影評人追著罵。

全國影迷期待了一年多兩年的雙J大戰結果就這?

也是因為之前宣傳的太過火。

地推鋪的到處都是,瘋狂吹雙J首次合作,雙J大戰。

結果大家一進電影院一看,這什麼啊,打鬥毫無新意。

你的名字叫《功夫之王》哎!

兩人穿著又大又厚的衣服,打起來欻欻欻的,成龍沒了力量感,李連結也沒了在《黃飛鴻》裡的宗師範兒。

八爺為主創們,不管是成龍還是李連結,抑或是李兵兵和劉亦菲,設計的動作在國內觀眾眼裡,更像是舞蹈,而不是武術。

如果動作不好看,還可以看故事劇情。

但《功夫之王》的故事也被國內詬病。

超典型三幕劇結構,少年失意、踏上冒險旅程、一路過關斬將打倒大BOSS。

是不是很像《指環王》!

難怪有人批評說:“雖是我們熟悉的《西遊記》故事改編,但不得不說簡直是魔改,除了人物名稱,其他跟《西遊記》似乎沒什麼關係,不過是借了幾個標誌性東方符號,糅合魔戒式的西式魔幻來構建劇情,這對於中國觀眾而言,自然是顯得不倫不類。”

馮曉剛在參加南加大的電影交流活動時被問到對《功夫之王》的看法,馮導直接開炮:“這片兒故事根本就有問題,亂七八糟,我都看不下去。”還說《功夫之王》為了取悅美國觀眾而特意“降低智商”。

不能說是故意,應該是有意說《功夫之王》“弱智”了。

國內觀眾自己都不看白髮魔女了,你還拍!

但不管外界怎麼評論,《功夫之王》已經起勢,憑藉明星效應正在全國收割票房。

趁兩人都還在京城,小姐姐抽一晚上出來特意請程玉安看了《功夫之王》。

兩人最近感情升溫很快,劉一菲靠在程玉安肩上陪他看電影。

但其實程玉安看《功夫之王》真的挺煎熬,他也不喜歡!

但沒辦法,這是自己女朋友首部大片,還是好萊塢製作。

還能怎麼辦,閉著眼睛誇唄。

“打戲很精彩,配樂不錯,服化道特別是美術都很好。”就是不說幾人演的怎麼樣,整個故事怎麼樣。

劉一菲一眼就看出程玉安說謊,氣道:“你明明不喜歡!”

“這是你說的,我可沒說。”程玉安見劉一菲生氣的樣子,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臉。

“你別碰我。真有那麼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