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關於《霍元甲》(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敢說他不好?
但我們不能看他拍的是類主旋律就給他唱讚歌,不好就是不好。
後世建字頭主旋律片,拍不好觀眾照樣罵。
在程玉安看來,《霍元甲》太板正了。
標標準準的三幕劇:年少輕狂惹禍,世外桃源淨化心靈感悟大智慧,出關後昇華主題打洋人。
當然,這不是毛病,三幕劇是最好用的戲劇形式,《無極》也是三幕劇結構,陳導不就玩砸了。
《霍元甲》的毛病在於,太急於昇華主題,以至於陷入了生硬的說教。
也正是因為這個,電影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
導演想把霍元甲塑造成類似甘地、馬丁路德金那樣的無害的神像式英雄。
還把國人自強和抗擊侵略者的因果關係故意模糊掉,導致的結果就是後半段主題成了聖母式說教的痴人說夢。
比如最後霍元甲被下毒吐血不止,這時候導演和編劇都應該把觀眾的怒火引向列強,但霍師傅卻勸大家:“你們要做的不是去報仇,仇恨只會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強壯自己。”
這算什麼?
亡國滅種的國難之際要國人放下仇恨?
李連結想在傳統功夫片上取得突破,想體現哲學和思辨,但選擇了一條最糟糕的路。
他反思自己的文化,試圖把本國文化放在一個低姿態以迎合國際社會。
但這恰恰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相比他過去的《精武門》和《黃飛鴻》系列,思想深度反而開了倒車。
《精武門》和《黃飛鴻》講的也是傳統功夫對抗列強的堅船利炮,《黃飛鴻》的主題曲更是《男兒當自強》,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愛國立場,並且強烈地表達了練武強身健體就是為了保家衛國。
當然,陳真和黃飛鴻都失敗了,所以結尾會露出一股無奈和迷茫。
但《霍元甲》裡卻刻意迴避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矛盾,反而大談什麼愛與和平。
甚至說:“國人當自強,也確實這麼多年來我們自己人打來打去,互相瞧不起,讓人看了笑話。洋人把我們看成是‘東亞病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有些人自己有病都不知道。”
仔細聽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沒有錯,甚至無比的正確。
但放在那個特殊的環境裡,說這種話就是軟骨頭。
擂臺上籤生死狀時,霍元甲的一番話差點讓程玉安提前離場:“在擂臺上以命相搏,是中國曆來的陋習。”
西方人動不動就拔劍決鬥就不是陋習了?
霍師傅甚至還勸大家:“不準濫用武術歧洋排外。”
都騎脖子了拉屎了,還不準反抗?
霍師傅被毒殺後,全場人默不作聲,還是一個rb人怒斥下毒之人。
最後的最後,電影結束,導演還不忘在片尾字幕上寫精武會在國際上的影響,大讚精武會對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
導演就差把“孝順”兩個字打在螢幕上。
《霍元甲》唯一可取之處就是,它的動作設計確實好。
打戲非常漂亮。
程玉安不知道這種片子為什麼會有1億票房,這要是晚個十幾年,導演和演員怕不是要被噴炸。
大賣的原因,程玉安想了一下,大概是營銷做得不錯。
這電影打出的是“李連結最後一部動作片”。
程玉安當然知道這是假的,明年他就會拍《功夫之王》。
為什麼會說到《霍元甲》?
因為這片子被霍師傅後人起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