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什麼叫大水喉(第1/2頁)
章節報錯
港島電影這兩年因為薩斯疫情傷了大元氣。
本來就不多的劇組因疫情無法開工,大量影院被迫關門。
港島居民觀影熱情一落千丈。
讓本就半死不活的港島電影更雪上加霜。
“那個北佬是什麼意思!”一間小房間內,黃白鳴很生氣,“罵我們不扶持新人嗎?得華有錢為什麼不拿出來,還聯合北佬一起做新人計劃。我們港島電影怎麼做還要他來教?”
“人家也未必有這個意思。”說話的是素有“港島電影教父”之稱的吳思源。
“我不管他什麼意思,反正我手下的人不會參加他這個什麼狗屁新星導計劃。”黃白鳴首先亮出態度。
坐在一旁的華國星向總抽著煙,這幾年他深居簡出,修煉養氣功夫,這時也說道:“現在不是對抗的時候,他們真金白銀3000萬拿了出來,程玉安和得華又答應親自出手,你覺得這種誘惑有哪個新人能抵擋得住?”
文俊也說:“先不管對方目的是什麼,我覺得人家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看看這幾年港島電影成什麼樣了。”文俊很早久擁抱內地,有比較才能看得更遠。
黃白鳴被文俊一句話堵的沒話說。
各大老闆捂著錢袋子不肯投資,他也沒辦法。
CEPA已經是很好的利好訊息了,內地市場向港島電影開啟,但有些人仍不願放棄港島的這一畝三分地,抱著那幾百萬的港島票房不肯撒手。
我們看資料,2004年港島票房冠軍是周星星的《功夫》,6100萬,如果不算程玉安的《動物世界》,港島第二是韋加輝的《鬼馬狂想曲》,票房只有2300萬,第三名大哥成的《新警察故事》2100萬,第四名《魔幻廚房》2000萬都不到。
三部電影抵不過周星星一部,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而《功夫》的主創團隊只有周星星的星輝公司是港資,其餘大部分來自內地和哥倫比亞,成本高達1.7億。
港島老闆誰會接這個盤子?
他們各個都想著用300萬的資金拍8000萬的票房出來。
哪有這樣的便宜給你撿啊。
其實吳思源原本的想法是,由於新星導計劃的刺激,看能不能說服在場的老闆也把錢拿出來,搞一個三年電影基金之類的計劃。
但看在座幾個的意思,都沒這個想法,他也就不說了。
“各位老闆,”有人敲門進來彙報訊息,“剛收到訊息,音皇和遠端傳媒一週後要開一場釋出會。”
“什麼!”黃白鳴站起,“我說音皇今天怎麼不來開會,原來已經叛變了。”
“白鳴別亂猜。”吳思源又問,“訊息準確嗎?”
“準確,音皇的邀請函已經發到媒體手裡了,內容是和遠端合作的新片記者會。”
一週後,中環音皇戲院座無虛席。
楊受城少見的親自出席記者會。
“我覺得大家不用感到驚訝,我們和遠端一直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發言的是音皇的資深製片李雅博。
“當時《狙擊電話亭》來港尋求發行,全港沒人敢接,楊生看了劇本之後非常喜歡,親自拍板決定發行這部電影。之後,遠端所有電影的東南亞發行都由音皇承擔,現在和程玉安導演合作新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說肯定這樣說,只有程玉安和楊守城知道實際情況沒李雅博說的那麼驚險。
“請問李總,這次新片是以怎樣的形式合作?程導會親自執導嗎?”
“程導忙於《時空線索》的籌備。但新電影的劇本出自程導之手,他也會是這部電影的監製。”李雅博回應。
“新片會參加之前程導說的那個新導演計劃嗎?”
“因為成本問題,這部電影不會參與亞洲新星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