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新戲!(第1/2頁)
章節報錯
深夜12點了,光鮮的辦公大樓還亮著燈。
王常田組織會議。
“王總,我總覺得這個專案不那麼靠譜,劉得華拉遠端做還說得過去,畢竟他們一直是合作關係,但程玉安為什麼要拉我們做?如果這是個好專案,他們兩家分了不是更好?”說話的是光鮮的執行副總裁李得來。
“老李,我不同意你的說法。”光鮮常務副總裁李小萍說道,“我們為什麼要做電影?從生意上講,電影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遠的不說,就說程玉安的第一部片子《狙擊電話亭》,這片子港島票房2800萬,東南亞票房超2000萬,內地票房破4000萬,海外版權收益4800萬,可它的製片成本才不到300萬,加上後期亂七八糟的複製和宣傳費用,總成本最多500萬。
“大家想想,這裡外裡能賺多少?說難聽點,人家一部片子抵我們辛辛苦苦幹半年的活。”李小萍說完。
“但是風險問題也是我們要考慮的,萬一這專案折了……”李得來爭辯道。
“世界上哪有沒風險的投資。”李小萍很有冒險意識,“我估計,他們拉我們入局也是為了攤薄風險,而且在我看來,這個新導演計劃一開始不會鋪得太開,每家最多一兩千萬意思意思,我覺得這個險值得冒。”
李得來和李小萍還在爭論,其他業務主管也基本分為支援與不支援兩派。
“好了!”王常田用筆敲桌面,“我們是開會,不是菜市場買菜。”
兩派說的都有道理,王常田說道:“我覺得小萍的看法很對。”
王常田一表明態度,李得來就想勸他,王常田伸手製止:“先聽我說完。
“我們為什麼要做電影專案?實際點講,是為了擴充套件公司業務,為公司增加新的利潤點。如果是其他專案,比如說電視劇,我估計老李就不會說風險太大,因為電視劇的盈利方式和電影不一樣,電視劇盈利更穩定,風險也更小。但我們既然選擇做電影,就要有做電影的覺悟,不能再帶著以前的思想了。電影是個冒險的投資,沒有人是常勝將軍,一兩次投資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光鮮十幾年風風雨雨走過來,還是經得起這點折騰的。
“所以,哪怕這個‘亞洲新星導計劃’是個火坑我也要往裡面跳,不失敗怎麼總結經驗,不失敗怎麼成功?就像小萍說的,大不了我就扔了這一兩千萬嗎,這點錢我光鮮還是虧得起的。”
…………
第二天一早,程玉安就接到王常田電話,答應參加“亞洲新星導計劃”。
“那改天等華哥來京城了,我們一起把具體的細則議一議。”
“行,等老弟的好訊息。”王常田絲毫沒有熬夜開會的疲倦,聲音洪亮有力。
春節過後的京城還有點冷,程玉安裹著羽絨服開車來到中影集團。
“程導來了。”
“程導新年好。”
“新年好。”
“恭喜《動物世界》票房破億。”
“謝謝。”
程玉安中影來得勤,很多人都認識。
順利見到韓三萍,韓三萍問道:“喝點什麼?”
“你這裡除了茶也沒什麼了。”
“你要能拿到今年的票房冠軍,看見我這辦公室沒有,我劃半拉出去給你擺倆貨架外帶一冰櫃。”韓三萍說道。
“這麼大年紀的人了怎麼愛哄人玩呢。還票房冠軍,今年開歌導演要上《無極》,馮導憋著心思想搞大片,缺席今年所有檔期,張一謀導演就一個《千里走單騎》的文藝片,今年票房冠軍太明顯了。”
程玉安清楚地記得《無極》的票房——1.75億!
口碑和票房雙爆炸!
要知道《無極》總投資超過3億。
也就國內對導演寬容,換去好萊塢,這成績足以把一家大公司坑破產,導演這輩子也別想再接戲了。
我沒說你哈,吳白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