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血賺(第2/3頁)
章節報錯
程玉安可是知道這片子全球票房能衝到9000多萬美金,20世紀福克斯457萬就買走了,不能說很賺,應該說是血賺。
談妥了北美版權,後面的版權就更好談了,來的都是一些小片商。
三千五千美金的也就賣了,最多也就過萬。
在談判室大體算了一下,大頭是北美和歐洲的幾大片商,非洲、拉美、大洋洲的版權半賣半送,寥寥草草地也都賣光了。
總計金額是587萬美金。
這時候軟妹幣對美刀的匯率可是8.2:1.
4800萬軟妹幣!
而《狙擊電話亭》的總成本,不過300萬。
《狙擊電話亭》未上映就已經盈利了。
而且是大賺特賺,賺得程玉安人都麻了。
這就賺錢了?
我第一部電影就這麼成了?
嘴裡不停嘟囔著:“上映就賺錢,上映就賺錢,放一場就純賺一場的錢。”
林炳坤和中影代表同樣很高興,特別是林炳坤,銀督機構是投資了《狙擊電話亭》的,海外版權收益銀督能分一杯羹。
就這一部電影,20天的拍攝,收益比得上銀督以前累死累活一整年。
等算完了賬,中影代表當著林炳坤和程玉安的面打電話回國內彙報情況,神情激動。
不停地強調:“587萬,美金,美金!4800萬軟妹幣,除了《英雄》和《大腕》,誰的電影能賣這麼高的價錢!趕緊把訊息登出去,集團已經基本確定會在暑假引進這部片子,就差最後拍板了,有這個訊息還不夠嗎,趕緊彙報!”
程玉安正準備收拾東西走人。
談判室的門被推開了,探出一顆油膩的小腦袋,用生硬的中文說道:“泥壕,請吻是《Phone Booth》劇組嗎?”
來人是個亞洲面孔,乾乾瘦瘦的,頭髮像是好幾天沒洗,油膩泛光。
程玉安正在整理資料,來人他看著眼熟,但又想不起是誰,只得說:“請進。”
來人進來,緊張地用中文說:“我中文,a little。”
程玉安切換到英語:“你找誰?”
“我找程玉安導演。”來人換成英文就流暢很多。
林炳坤和中影代表見是來找程玉安的,便自覺離場了。
“我就是,請坐。”程玉安招呼人坐下。
那人坐下,自我介紹道:“我叫詹姆斯·溫,我來自……”
“等等,”程玉安打斷,“你說你叫什麼?”
“詹姆斯·溫。”
“中文名字是?”
“哦,我想想,我有一箇中文名字,叫……叫溫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