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輪到王信和劉安兩人摸不到頭腦了。“太后生啥氣呢?”

王信:“我兒子說的對啊,以後不喜歡在一起不快樂咋行?再說我兒子怎麼配的上人家小郡主呢?”

劉安:“我女兒說的對啊,不就是個泥腿子靠著自己姑姑攀上點皇親關係嘛?憑什麼娶我女兒?”

劉啟聽完看了看身前的竇太后,不由的對王允又高看一眼。“這傢伙憑什麼這麼討我母后喜歡啊?我母后居然這麼為他出頭,並且還不生他對自己敷衍的氣?難道就因為我孃親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這傢伙因為一個曲轅犁讓百姓過的好過點孃親就對他青睞(lai有加?”

或許王信劉安兩人不太瞭解竇太后,不過劉啟卻是明白自己孃親的想法。

“不知你們對於此時有何看法?”竇太后的聲音打斷了三人的思緒。

王信是最先開口的,“小郡主說的對,吾兒就是一個不成器的敗家孩子怎麼配的上她呢?”

聽了王信的話王允先是給王信投去一個鄙視的眼神,心裡罵到。“活該你正史默默無聞,我老孃也是眼瞎了,咋會看上你這個軟骨頭呢?”

劉啟和竇太后沒有開口說話,但是劉啟卻是很輕微的搖了搖頭,竇太后卻是冷哼了一聲。

劉安是個善於察言觀色的人,見此急忙說到,“太后行事自有道理,只是兩小兒無知不知太后心意。槐裡侯五歲封侯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年幼。但卻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日後定會成為國之棟樑。怎麼會配不上小女呢?是吾兒不識好歹了。”

果然聽了劉安的話竇太后的神色放鬆了許多,劉啟也不由對自己這位如此明理的堂弟高看一眼。

倒是劉菱在聽了劉安的話感到尤為不解,但是現在的她卻不敢說一句話。

“那皇兒你覺得呢?”竇太后又開口催問了一下劉啟。

劉啟表示很無奈,“你老人態度都這麼明顯了還問我幹啥?”不過也只是心裡話,他也知道竇太后需要自己的口下這個諭旨。

“如若孃親覺得兩人合適兒臣賜婚也未嘗不可,不過只怕就像王允說的以後他們要是不喜歡在一起恐怕不會快樂吧。”

其實劉啟並沒有這個想法,他想的是自己再看看王允能不能再給自己帶來些許驚喜。因為他感覺自己也很喜歡王允,如若王允再長大些自己把自己女兒嫁給他也不是不行,再加上那都是王美人的女兒,如果親上加親王信一定不會反對的。若是如此以後徹兒真的有人君之姿,王允一定也會忠心輔佐他。對,劉啟想封劉徹做太子。只是現在他太小,不合適。不過現在他也不好當眾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因為自己畢竟是皇帝。如果說的話恐怕會成為人笑柄,同時也怕王允這傢伙尾巴翹上天。

誰料竇太后聽了劉啟的話剛松下的眉毛頓時又皺了起來,劉安一看頓時就慶幸自己沒猜錯。

劉啟在給竇太后捏著肩看不見她的面部表情,可是他突然也感覺竇太后的肌肉一緊。

劉啟頓時暗叫不好,隨即又加上,“可是我看劉菱如此可愛動人,我想王允肯定會喜歡他的。並且王允也十分聰慧可愛,劉菱以後應該也會喜歡的。如果孃親想賜婚也不是不行。”

“吾兒之言深得吾心。”竇太后伸出她的手輕輕的拍了拍在給她按著摩的劉啟的手。

“淮南王,我有意將你女兒賜婚給王允不知你意下如何啊?”竇太后開口問到劉安,至於王信她直接無視了。

“一切謹遵太后陛下懿旨。”劉安俯首恭謹的答到。

“皇兒,那就賜婚吧。”

過了半餉劉啟的旨意還沒有下來,“嗯?吾兒覺得還有不妥嗎?”

劉啟“。。。”

“算了算了,也是我劉家人。更何況這個淮南王還算是我堂兄,也算自己人吧。”

“沒有沒有,皇兒走神了。”劉啟打著哈哈說到。

“槐裡王允天資聰慧,有功社稷。淮南王有女劉菱,兩人年齡相仿,一見生情。特此賜婚二人,十六歲即日完婚。”

“十三吧,那家孩子十六才完婚?”

劉啟:“。。。”

“我娘還真一點機會都不留給她親孫女啊!”

“十三完婚。”

說完這話劉啟總感覺自己像失去了幾個億一樣,“早知道昨夜就給母后商量賜婚我女兒的事了。”

一想到這裡他就滿帶殺氣的看著王允,“就是你這混蛋眼神到處亂看惹的事。”

王允剛想發對這婚事,不過剛想開口拒絕邊看見劉啟一雙滿帶殺氣的眼神看著自己。突然他想到自己前世看到的一個表情包,“如果會被罵的話,還是算了吧。(心虛)”

“算了,以後再找機會。實在不行我弟弟也不會砍了我吧?看來還是要討好我姑姑和竇太后。看來這竇太后還蠻寵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