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悽悽復悽悽(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後索性修書一封給淮南王,大意就是,“老爹啊,我在淮南整日無所事事只會惹你生氣,現在孩兒在槐裡學習兵法,就暫時先不回去了。”
王允甚至還聽說劉安收到劉遷訊息時氣的直接跳腳,當即就派人來把劉遷帶回去,不過劉遷卻是鐵了心留在了軍校。
被劉遷趕回去三撥人後淮南王無奈的解釋了這個現實,主要也是因為從這三波人帶回來的訊息都說太子現在大有長進。
劉安想著劉遷反正也還小,能靜下心來學習也是不錯。反正也總比在淮南街上無所事事好。
最後同意了劉遷留在槐裡。
不過劉安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他的這個決定導致最後劉遷竟然對他想造反的事十分不認同,甚至聽說大漢要打匈奴了二話沒說連夜就帶著雷被二人從軍去了。
當然這些也離不開王允對於劉遷的格外照顧。
在王允的印象中劉遷可是個做大事的人,他想造反的決心可比劉安還要堅定。
做事的態度也比劉安堅決許多,劉安有些許優柔寡斷,但是劉遷可是狠心下來差點沒把霍去病給宰了。
劉徹出遊淮南那會兒劉遷召集了諸多死士,就想去行刺劉徹,不過都被劉安阻攔了下來。
總是說時機還不成熟,可是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張湯已經帶著懿旨來抓他了。悔之晚矣。
王允整天就叫人給劉遷洗腦要愛祖國愛人民,要讓百姓富足安定是軍人天生的職責。
劉遷差不多每兩週就要給劉遷洗一次腦,雖然不是他親自去做,但是那些老師的文案全部都是從他的這裡流出。
不過王允不知道的是他給劉遷洗腦的文案不止被劉遷收到了,在劉啟的桌上同樣出現了一份。
對於軍校一事劉啟肯定不放心讓王允去做,雖然和王允很是親近。不過能親的過劉武?
關於軍校,劉啟還是給王允留了個心眼。不過隨著這兩年王允的治軍愛過思想不斷的出現在他的桌上他也對王允把心放在了海底。
甚至感嘆待他百年之後王允會是劉徹的子房、韓信、范蠡!甚至為此他還在想要不要留周亞夫一命。
不過這些王允卻是不知道的,劉遷自然不會知道。
此番劉菱下嫁王允劉遷自然也跟著來到了長安,劉啟看見劉遷看自己的眼神那種崇拜的眼光很是受用,心中對王允也是十分滿意。
對劉安劉啟還是抱著些許戒心的,不過劉遷卻是讓他看著很順眼。
此時的劉遷已經沒有以前那種吊兒郎當的態度,甚至劉安對劉遷考察之後都對劉遷大加讚賞。
一度認為自己將劉遷留在槐裡是正確的選擇。
“妹妹,妹妹。”
想什麼就來什麼,劉菱正在打扮著自己的時候屋外傳來了劉遷的聲音。
不一會兒大步流星的就走了進來,二話沒說躺在地上的席上拿起水壺就灌水。
看著風風火火的劉遷劉菱很是親近,劉遷此時的這個樣子很像自己以前那個雖然不著調但是很愛自己的哥哥,給人平添不少喜感。
這兩年來他很少見劉遷如此這般了,更多的時候劉遷都是一步一腳印,遠不如現在這般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