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在槐裡這一月內見過太多新奇的東西。不得不說槐裡候雖年幼卻有著很多不可思議的“發明”。

不過陛下,臣在槐裡一月有一事想向陛下稟報。”

衛綰送劉徹回來後便收到了劉啟的召,此時的他正在宣室閣內向劉啟彙報著自己的所見所聞。

劉啟見衛綰欲言又止的樣子感到甚是好奇,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太傅為人向來直言不諱,今日怎麼向朕說點事還猶猶豫豫的啊?”

衛綰見劉啟心情好像還不錯,猶豫片刻後開口道:“臣在槐裡一月,這一月來所見槐裡百姓生活富足,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往來商販南來北往,甚至匈奴南越之地偶爾都有商販來往。”

劉啟雖然知道王允所做的生意很大,遍佈全國,不過對於王允這和外邦也有來往還是有點吃驚,不過對於王允治下的百姓生活卻是讚賞。

“哦~還有此等事,看來槐裡候治下還是挺有一套的嘛。”

衛綰見劉啟大悅,本想就此打住的,不過思量後又接著說到:“不過陛下,太子殿下在槐裡對著槐裡候馬首是瞻,甚至事無大小都喜歡同懷裡候商議而後才去做。如此這般,我怕太子殿下會對槐裡候產生太大依靠。。。”

看著劉啟沉思,衛綰一咬牙接著又說到:“還有陛下,我在槐裡一月,槐裡中很多稚子甚至只知槐裡候,不知有陛下。臣怕......”

衛綰還未說完便見劉啟臉色已經陰沉了下去,頓時一陣心驚膽跳,而後急忙撲跪在地。“臣有罪”

不怪衛綰如此這般,甚至當年七國之亂吳王劉濞造反的時候他都沒見劉啟這般臉色陰沉過。

劉啟看衛綰的樣子頓時心中感到一陣好笑,同時也在心裡為自己感到悲哀。

“自己是真的越活越回去了,稚子年幼又明白些什麼呢?”劉啟在心裡想到。

王允的異於常人劉啟是明白的,甚至他的大本事劉啟也知道。可能是因為顏值,也許也有些許王美人的關係,劉啟一直以來看王允都十分順眼。

在加上王允能力出眾,劉啟甚至一度想將王允當做劉徹的臂膀培養。

不過今日衛綰的話倒是給了他一個提醒,雖然劉徹在他看來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人。但是不得不說王允的感染力是真的強。

“看來以後得減少劉徹和王允的接觸,起碼在劉徹性格沒有完全獨立起來這是很必要的。”劉啟在心裡想到。

想了想他還是決定看看衛綰的看法“我說衛綰啊,你覺得槐裡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衛綰聽見劉啟又恢復平常語氣心裡鬆了一口氣,抬頭看劉啟面色正常。

而後嘗試的說了兩句,“槐裡候天資聰穎,是不出世的天才。”

說完後他還不忘看看劉啟的臉色。

“哈哈哈,你啊你,你衛綰就是太中庸了。昔年我做太子的時候邀請朝中諸臣就你不到,現在還和我打這種擦邊球。”

“我的意思是你看槐裡候對大漢,對我劉家天下是怎麼樣的心裡。”

聽了劉啟的話衛綰臉上也有點掛不住,想了想之後他緩緩開口:“槐裡侯愛民如子,平易近人。甚至對家裡的奴婢他也給予尊敬。所作所為皆是為國為民,甚至臣還經常聽見他教導太子殿下一些為君的道理。”

“現在的槐裡候應該是一個忠君愛國,為國為民的好人。”

“哈哈哈~”聽見衛綰的評價後劉啟心中還是很高興的,就像那種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別人也誇他好一般。

“既然你都這樣說槐裡候了,那你為何還整日提防著他呢?時不時就在我面前挑他刺兒?”

聽見劉啟問話衛綰低頭掩飾尷尬,“非臣想針對槐裡候,只是槐裡候始終是外戚,再加上他深得民心。臣,始終對他還是放心不下。現在陛下健在,老臣是怕,是怕。。。”

衛綰說著說著突然說不下去了,突然他覺得自己好傻,作為一個下臣還能咒皇帝死的?頓時他就想給自己兩個大耳瓜子。

劉啟看見衛綰說著說著便沒了聲音,不由的笑到,“哈哈哈,是怕朕百年之後劉徹那小子壓制不住槐裡候是吧?”

聽完劉啟說話衛綰急忙認錯,“臣有罪。”

“哈哈哈,你啊你。一天天就這些有罪無罪的。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你這些擔心也不無道理。朕會好好考慮考慮的,這兩天你舟車勞頓也辛苦了,回家好好休息幾天吧,過幾天再來給太子授課。”

“諾”

不得不說劉啟作為一位活的明白的君王,很是難得。他沒想過自己長生不死,也沒有追求所謂天道。雖然身體不是太好,但是他所做的事都只是為了讓國家更加安定,為劉徹鋪平道路。

話分兩頭,劉徹回到長安的這兩天王允也開始了自己的又一個新計劃。

槐裡公社地下室內,一張長桌圍著不下二三十人。

這些都是王允這些年來發現的人才,有諸子百家後人,也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特殊型人才。差不多現在王允的手下核心人物都在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