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旺財報的成績衛青心中一鬆,“想來這樣應該達到公子的要求了吧。”

而此時的衛綰卻是震驚,不是因為衛青中靶數目的多少,而是剛才就在衛青抬手的瞬間他感受到了來自眼前這個少年的自信。

那種感覺好像就是“一位征戰四方,長勝不敗的將軍一般。”

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卻給老成持重的感覺。那種運籌帷幄之中的信心卻給衛綰留下來深刻的印象。

“不知太傅認為這個學生如何?”

聽見王允的問話衛綰深深的看了王允一眼,而後緩緩開口。

“不驕不躁,舉止謹慎,想來應該是和他的身世有關。不過不失為一位可造之材,如果我所料不錯未來我大漢的武將定會留下他的名字。”

衛綰的回答讓王允吃了一驚,如果說黃明是一柄鋒芒畢露的君子之劍,那衛青必定是一朵還未綻放的盛菊。

“春來九月,殺盡百花!”

不過衛綰對這兩人的評價卻又讓王允產生了懷疑,“這傢伙看人這麼準,怎麼看不出自己上馬帶兵打仗,下馬安邦定國的才能呢?”

沒細想,等到桌上的弓箭被拿走,擺上紙墨筆硯時衛綰已經走到了他的身前。

“舉國上下都在誇讚這說小侯爺是一位神童,六歲成詩,七歲著文,每一年都有著讓天下人震驚的成就。今日能和小侯爺比試一番其實也是一番榮幸。”

說完衛綰對這王允拱了拱手:“請了,小侯爺。”

這下輪到王允不淡定了,從來衛綰就沒有正眼敲過他,但是現在衛綰卻給了他如此正式的禮儀。甚至大有一番將他放在同等位置上看待的感覺,這讓王允感到有些許無所適從。

不過雖然不習慣,不過出於禮貌王允還是回禮了。

“衛太傅貴為太子太傅,陛下於千萬人之中選擇了太傅作為太子之師。想來太傅文筆才能定是當世一絕,還請太傅賜教。”

說完后王允對著衛綰也行了一禮。

兩人行禮完後司馬相如也出來宣佈題目了,“今日題目不談國事,還請太傅校長回頭。”

衛綰和王允回頭只見有兩位小廝拉著一張大大的宣紙。紙上寫著的就只有一個“童子”二字。

看見這個的時候衛綰有些許不懂,因為他們常見的鬥儒只是從經典之中找出一兩句來大家解讀批註。

而這掛著簡簡單單兩字卻讓他感覺有點不是太懂。

“今日書試題目就是此二字,還請兩位以自己對這二字的看法著文,問題不限,詩詞曲賦,經文長論皆可。”

衛綰頓時明白了,這次比試的是以兒童二字作文。

王允看見題目後看了一眼司馬相如,此時背對著王允的司馬相如感到一陣涼意。而後王允也看了下正在低頭著文的衛綰,隨後自己也低下頭去開始動起手來。

旁邊的黃明幾人卻是感到有些許不妙,或許談論國家大事他們覺得衛綰應該能贏。不過要是說到孩童可能衛綰真的沒有什麼機會了。

王允傾注在孩子身上的汗水,傾注在這個教育上的汗水在場的眾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可能在他們的心目中那怕此時的孔夫子對於孩童的理解也沒有王允這麼深刻入骨。

不一會兒王允就收筆了,當他抬頭時卻看見了對面的衛綰還在低頭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