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發展策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次的小型‘會議’可以算是對王佑的一種考校。
王佑小茗了口茶,開口道;“我對於‘知道’的定位就是一個知識社群。”
廢話...
做出這個網站的時候李玲就知道了。
王佑又茗了一口茶,吊著眾人的胃口,儼然一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模樣。
接著王佑又道:“首先,我想從學校出發。”
“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強於其他型別的人,特別是大學生。”
李玲點了點,表示贊同。
“而且學校本身自成一個圈子,學生是問問題的使用者,而老師是回答問題的使用者,對於一個給學生解答的平臺,老師和部分好學的學霸來說不會拒絕的。”
王佑在學校的短暫時間裡一直在努力地喝老師打好關係,在課堂上認真回答馬老師的問題就是想留給老師一個好印象,空閒的時候也會和輔導員的男朋友踢球。
不少老師的課王佑都營造出他很認真,很優秀的‘假象’。
到網站上線的時候邀請老師入駐的阻力會小很多。
“老師為學生解答專業上的知識,不過有一部分學生並不一定會對學習感興趣,而網站別的部分就是那一部分的歸處,體育、軍事、甚至是校園裡有趣的事情。”
“最終要的一點是討論互動,深度的討論,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這是區別於帖吧最重要的點。”
使用者提出問題,別的使用者回答問題,其他使用者在下面討論。
李玲明白在學校推廣使用的優點,但依然有一點疑問:“在學校固然有好,你在學校近水樓臺,但是網站的點選率也是很重要的,學校的使用者群體太小,網站的使用者數量才是核心。”
王佑自然知道這一點,但是他現在的他還不足以支撐起很大的一個攤子,其實最終要的是他沒錢,沒錢一切都是枉然,在學校做起來了才能引起投資人的注意,那樣才能更進一步的發展。
王佑解釋道:“現在我們的人手不夠,向外推廣需要一步一步來,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王佑接著又說了幾條,在校園推廣那就需要邀請碼,透過認識的使用者的邀請碼,才能成為新使用者。
而且王佑還提出一些列的獎勵機制,在網站上不僅僅有老師回答問道,講授知識點,學生也可以。
可以直接釋出有價值的知識,直接自主創作。
比如釋出五百字有重要價值的內容,透過稽核後可以獲得五毛錢的獎勵,釋出一千字可以獲得一塊錢的獎勵。
鼓勵使用者發表自己的知識內容,釋出的內容不限於學校的知識,社會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只要不違規違法。
李玲聽了後連聲稱讚道:“深度的討論可以提高使用者的粘性,獎勵機制可以激發使用者的創作。”
轉念間李玲忽然想到什麼,說道:“我們可以找一些知識使用者成為創作者,讓他們自主釋出,釋出的內容可以進行收費,網站和創作者分成。”
李玲提到的點後世同樣在那個網站上實行了。
此時王佑說道:“但作為老師,我覺得不能收費,學生是主要付費的群體,老師回答學校學的知識,再讓學生付費,這難免有些不好,畢竟學生可是交過學費的,若是某些圖謀不軌的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講真正的知識,到網站上釋出收費的內容那就完蛋了。”
的確如此,不是所有老師都是有師德,社會上的不幹人事的老師不是沒有,老師是人,是人就會有慾望。
陳來軍和謝雲不懂網際網路,但王佑兩人的談話他們還是聽懂了一些,於是陳來軍說道:“你們那個網站就是回答問題的吧。”
“是的。”
“白度之類的直接姬可以搜到了,還需要問啥呀。”陳來軍翹著二郎腿道。
李玲明白‘知道’的作用,解釋道:“你確定白度上什麼都能搜到嗎。”
陳來軍微微一愣,好像是哦,有些真的搜不到,上回單位的電腦宕機了沒人回弄,新來的大學生刑警小林網上搜也搜不到,最後還是小林找了專業修電腦的才搞定。
李玲又說道:“在網上許多東西都搜不到,就算搜到了也不一定是對的,在‘知道’提問有許多人回到,而且還可以討論,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不定就能解決問題。”
“好像也是。”陳來軍摸著腦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