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回老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途大巴上,王佑望著窗外的風景,高低不平的房子快速劃過,接著便是一片片稻田,金燦燦的....
王佑腦海中不停地回想起晚上發生的事情,想起受傷的宇哥,想起他身上的刀疤和彈痕。
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宇哥是英雄,是無名英雄,但對於家庭來說,卻是另一種悲哀。
若不是王佑的重生,若不是恰巧發神經來到太湖沒有離開,宇哥可能就會重前世的覆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王佑也是在享受宇哥用生命帶來的福澤,沒有宇哥就可能沒有後來安定的建鄴。
說許不是他救了宇哥,而是在還前世欠下的債。
給別人帶來了安定,給家庭帶了痛苦。
上一世宇哥的葬禮上唐志暉沒有哭沒有鬧,跪在靈堂前看著宇哥的黑白照片出神,似乎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切會到來。
或許他早就知道宇哥是臥底,他默默地承受這這一切。所以他才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去上學...
願天下的英雄都能有個好的結局...
......
王佑回到家是已經十點多,家中空無一人。
簡單洗漱一下之後,肚子叫了,困得不行,但王佑還是抵不住飢餓,去樓下買了幾個包子。
匆匆解決,上床,倒頭睡著...
通宵,太久沒經歷了...
通宵,傷身體,扛不住...
而後王佑繼續經營自己的龍蝦店,宇哥來過幾次,每次都帶著唐志暉,唐志暉的臉沒有以往的陰沉,宇哥重見天日,成為建鄴市刑警支隊支隊長,前途一片光明。
....
八月十二日
“小佑,走了,快點。”老媽扯著嗓子催促著。
今天王佑父母開始放假,放五天,趁著這個時間回鄉下看望王佑的爺爺。
王佑的奶奶很早便不再了,爺爺跟著二叔一起在鄉下生活。
爺爺家裡只有老爸和二叔兩個兒子,在那個年代兩個孩子是真心的少,十里八鄉的,誰家不是三五個,人多好辦事,種地、搶水、打架,處處是優勢。
但王佑老爸能頂別人家兩個,在青羊做車間主任,工資是其他人的好幾倍,而二叔王建國能頂十個。
別看二叔在鄉下混,早些年二叔靠在外打工存的幾萬塊和想老爸借的三萬,在鄉里承包了幾座小山種水蜜桃,掙了點小錢,後來鄉里人見二叔掙了錢,也跟著種水蜜桃,種得多了,慢慢地價格就下來了,沒前幾年掙錢了。
爺爺家距縣城十多公里,青羊有到鄉里的客車。
半個多小時後便到了陽山鄉汽車站,汽車站和青羊的沒法比,和普通的小民居沒太大區別。
一家三口一下車就聽到有人喊道:“大伯,這兒...”
來人是二叔的大兒子,王明,比王佑大一歲,王建國結婚早。
王明從小就不是讀書的料,初中沒讀完就輟學去學修車了,現在在鄉里經營也一個摩托車維修店,掙點錢混日子。
“大明,你爸呢,怎麼是你來啊。”王建軍正想上前搭話,李芳便就上前問道。
王明接過李芳手裡提的大包小包,說道:“我把在家裡準備午飯,叫我來接你們。”說著走向路邊的皮卡車,這車是早些年王建國買來送貨的。
李芳見王明走向一旁的皮卡,有些吃驚地說道:“你都會開車了”
王建軍建見李芳一副沒見識的模樣,說道:“這有啥好奇怪的,大明都十九了,還不會開車啊,趕緊走,不然趕不上午飯了。”
李芳大聲說道:“就你的懂,我不知道嗎,我是在誇大明,好多他這個年紀人車都不會開。”
見兩人爭吵起來,王明見狀下車準備‘勸架’,王佑走到他身邊拉著他說道:“他們就是這樣的,三天不吵架渾身不舒服,別管了,他們不走,咱們走。”
說著王佑做上車,兩口子聽到了兩個小輩的談話,沒好意思再吵下去,跟著上車。
到家後,爺爺和二叔二嬸都站在門口等著,一看見拎著東西的王佑就小的合不攏嘴,笑著上前道:“小佑啊,來了,快,飯菜都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