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這些不應該出現人員聚集的地方誕生了縣城的時候,自然就會招來當地世家的針對。

建議大家找一個較繁華的城市,建一個城中村,偷偷的發展,這樣或許更穩妥一些。】

溫良知道,哪怕他不提醒,依靠廣大領主的智慧,早晚也能猜出來。

就像一間屋子,大家都想知道里面有什麼,拼命的透過門縫朝裡面看,就沒人想到把窗戶紙捅破了,直接看。

捅破窗戶紙容易,但想到去捅窗戶紙,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像現在,想到去建立城中村是不容易的,但有了方向之後,真的想去發展城中村一點難度都沒有。

現階段能升級到縣城的領主,基本都是在黃巾之亂中獲得了大量好處的領主。

手裡應該都有不止一個額外的領地之心,找一個附近的縣城或者郡城發展,完全沒問題。

而且因為黃巾之亂中,死傷了大量的平民,很多縣城乃至郡城裡,都有大量的空地。

完全可以供領主們將領地發展到縣城級別。

位於萌芽部落的曉組織領主一看這條訊息,從邏輯上判斷,這件事是說的通的。

於是立刻將這條訊息傳給了武威國的成員,再傳給涼州的成員。

因為漢靈帝單獨給武威縣的溫良封了個武威王,雖然武威縣沒有那麼大的領地和人口,但從級別上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州牧,和董卓一個級別的。

武威縣的了領主們也驚奇的發現,他們的領地論壇變成了武威國,而不再是涼州。

只不過,因為叫習慣了,而且武威也確實算不上一個州,包括溫良在內的所有人,都還是把武威當做縣來看待。

有些訊息,曉組織收集到之後,會拿來和其他領主交換物資。

但這個訊息,所有收到的曉組織成員,都毫不猶豫的一邊私信給同組織的情報傳遞人員,一邊公佈在了當地的論壇上。

有些錢能掙,有些錢就不能掙。

或許也是因為曉組織的特點,所以在不斷地有新的情報組織冒出來的情況下,仍舊是漢朝領主中,最大的,也是大家最願意去信任的情報組織。

相比較曉組織傳播訊息的速度,本身就位於萌芽部落境內,正在一邊發展自己的部落,一邊尋找鮮卑領主的宋青,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這條訊息。

然後,立馬想到了武威縣。

在知道這個訊息前,宋青並沒有往這方面想過,但要是順著這個思路想的話。

武威縣不就是最直觀的例子。

從一個邊陲小城,發展到瞭如今的規模。

不過,宋青倒沒有懷疑溫良的身份,而是開始懷疑溫良收下的人裡,有一個位高權重的,他們不知道的領主存在著。

除了溫良本身所展現出來'實力差距過大,無法查探';的屬性回饋以外,領主論壇也是一個證據。

眾所周知,領主論壇是可以指定搜尋某個人的。

如果這個人,在同一個論壇內,那麼當搜尋這個名字的時候,是可以搜尋到的。

而且,因為溫良是在論壇中發過帖子的,所以大家都知道,溫良是有一個本名的論壇賬號的。

所以,理論上來說,所有和溫良在同一個論壇內的領主,都能搜到溫良這個人的存在。

但當宋青搜尋溫良的時候,論壇給出的結果是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