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沒有問題之後,董卓才帶著大軍進入長安城。

沒想到,道路兩旁,居然有居民跪拜,高呼‘恭迎瘟神’。

別說董卓了,賈詡和溫良,一個計劃的制定者,一個計劃的實施者,這時候都有些懵,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瘟神,應該是靠死亡讓人們怕的啊,不應該是都躲在自己的屋子裡不敢不出來嗎?

怎麼還歡迎上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老百姓們願意配合,總歸是件好事,董卓等人也就沒有在意。

溫良哪裡想得到,事情的起因是他惡趣味上來,多加的那一條‘多喝熱水’。

這個年代的普通百姓,哪有喝熱水的習慣,都是渴了之後,手邊有什麼就喝什麼。

腸胃自然都不太好。

但因為要信‘瘟神’,所有的水都要溫了之後才能喝。

熱水喝多了,腸胃舒服了,人也就感覺舒服了。

而且這個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所以,原本應該靠死亡引起民眾恐懼的‘惡神’,就這麼變成了大家所期待接觸的‘好神’。

自然不會選擇躲在家裡。

除此之外,讓董卓意外的是,朱儁和盧植率領大軍離開時,並沒有帶走長安城全部的糧草,反而留下了不少。

剛想讓手下將這些糧草帶走,卻被賈詡制止了。

“牧守,不可。”

“嗯?”

“現在天下都在流傳我涼州民眾安定,糧草富裕,所以各地的百姓和官吏才會對我們的到來沒有牴觸。

如果我們將長安城內的糧草搜刮一空,朱儁等人肯定會就此大肆宣揚,我們是來搶糧的。

那樣的話,各地的百姓就不會支援我們了啊。”

賈詡這麼一說,董卓才明白過來,為什麼朱儁等人離開時,即不將糧草帶走,也不燒燬,反而是留了下來。

原來是在這等著他呢。

一旁的溫良也是無語的翻了個白眼,果然,這個年代能靠軍功當上將軍的,都有兩把刷子。

就朱儁和盧植這倆人,走之前還給他們挖坑呢。

至於普通的百姓,雖然在戰鬥的時候幫不上什麼忙,但如果想要干擾大軍前進,還是很容易的。

比如,董卓大軍出征,糧草是不可能隨軍攜帶的,都是放在附近的城市之中。

大軍只攜帶一部分自己吃的口糧。

等到佔領一個新的城市,才會將後方的糧草繼續前移。

這個過程中,如果百姓們聚眾搶糧,或者去破壞道路,會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再加上漢朝長久以來都講究仁政,所以董卓也是不希望失去民心的。

接下來,就像朱儁和盧植猜測的一樣,董卓從長安城出來後,沿渭水入河東郡。

隨後又沿黃河順流而下,至平陰縣上岸,直奔洛陽。

整個過程,沒有受到任何當地官員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