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諸侯討董(第2/5頁)
章節報錯
原話帶到啊,如果你敢改一個字,小命可就沒了。”
說著,董卓將手裡的聖旨丟到了一旁的地面上。
“是,下官一定把話帶到。”
傳旨的官員應了一句後,毫不猶豫的扭頭就走。
命保下了就行,至於董卓的態度,起碼他還給了一個理由,不是嗎?
至於添油加醋,這名官員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聽董卓的意思,他在朝廷裡還是有人的,沒必要給自己招這個災。
洛陽一直流傳著,皇甫嵩的瘋病,其實和董卓有關,只不過沒人能拿出證據來罷了。
其實,董卓在朝廷裡,哪還有人。
現在的董卓,對於朝堂內發生的事,還沒有溫良透過領主論壇瞭解的多。
只不過是賈詡要求他這麼說,他就這麼說罷了。
要按董卓的意思,直接拖出去砍了就得了,世道這麼亂,死在路上又不奇怪。
朝廷和董卓之間的關係,溫良是不怎麼關心的。
此時的溫良,正全力帶著手下的鐵鷹銳士們在武威縣周圍日夜巡邏。
地裡的糧食陸續到了收穫的時間(書裡的時間,都是農曆)。
時間不是很對,但多少也是收成。
地不是自己的,但稅只有三成糧食。
對於老百姓來說,外面有地,家裡有糧,這日子就有奔頭。
然而,漢朝其它州的老百姓,就沒有涼州這麼好的運氣了。
不僅有徵稅的官兵,還有流竄的匪徒,甚至還有搶收其他百姓土地的現象。
更別說各地還有旱災或者洪澇。
哪怕是世家,也意識到了糧食的問題。
在之前,只是知道今年糧食會比較少,可能會有些問題。
但真到了時候,發現他們還是小看了今年缺糧的情況。
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老百姓也成了他們的首要打劫目標。
結果卻驚訝的發現,原本每次多少都能榨出來一些的老百姓,這次真的榨不出來了。
最終,所有人都將目光瞄向了涼州。
除了糧食以外,涼州的人口,羊馬,也是眾人所覬覦的。
恰好,董卓的回覆也在此時傳回了朝廷。
在一眾大臣和宦官們再三建議下,漢靈帝又一次的下達了聖旨。
不再提改為冀州牧的幌子,直接罷免了董卓涼州牧的身份,要求董卓來洛陽認罪。
不過,朝堂上的眾人也沒人奢望董卓真的會因為一道聖旨便放棄涼州牧的身份,便有了第二道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