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下令進攻的時候,還有一個人疑惑不解。

那就是在後方看著遠處戰場的賈詡。

理論上說,當對方準備退回自己的大營時,最好的選擇是同樣後撤,本次交鋒到此為止。

除非是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或者開啟全面決戰的時候,才會選擇追擊。

今天這次戰鬥,僅僅是第一場的半試探性戰鬥,對方的大營防禦措施也很健全,並不適合繼續追擊。

但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

賈詡對於董卓的戰鬥素養來說,是非常信任的。

在後方的賈詡相信,董卓既然下令繼續追擊,肯定有他的理由。

那他賈詡要做的,就是無條件的支援。

說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在賈詡看到帥旗下壓的一瞬間,便做出了決定。

“風!”

賈詡確實不清楚董卓的目的是什麼,但是賈詡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幫助董卓。

如果沒有其他力量插手,單論騎兵隊伍的話,董卓肯定是刻意對邊章軍隊形成碾壓之勢的。

尤其是在對方主動後撤的情況下。

那就將敵人第三方力量削弱到最低。

威力強大的技能,確實可以消滅一部分敵人,但要麼準備時間太長,要麼需要其他道具的配合,並不適合現在釋放。

反倒是最基本的控風術,可以最大範圍的影響地方弓箭兵的進攻。

賈詡一邊釋放著控風術,一邊朝著邊章軍方向走過去,以提高自己對敵方謀士的壓制。

賈詡是毫不猶豫的發動了自己的能力,而邊章軍的放箭命令耽擱了那麼幾秒。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就是這幾秒的差距,當邊章軍的弓箭兵們試圖放箭時,受賈詡能力的影響,弓箭兵區域的風已經足以影響到眾人握弓的穩定性。

而覺察到情況不對,才開始做出反應的邊章軍謀士,更是慢了半拍。

弓箭兵的攻擊準確定和箭矢的威力受到大風的影響,對董卓軍隊的傷害明顯減弱了很多。

這時候,董卓護在溫良等人身邊,先頭部隊已經衝進了邊章軍大營。

因為邊章軍大營內各種防禦工事和人員的密集性,溫良等騎兵幾乎失去了速度優勢,但這並沒有影響溫良這支百人隊伍屠殺的節奏。

邊章軍謀士的抵抗,好像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頭上的呼嘯的狂風,已經徹底掩蓋了隊伍雙方指揮的聲音,就連以往穿透力極強的戰鼓聲,也無法在這呼嘯聲中起到預期的作用。

至於帥旗,早在狂風剛起的時候,便被旗手收了起來。

對於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護自己的帥旗,旗手們有著豐富的經驗。

漸漸地,溫良的百人隊伍像是一柄熱刀,邊章軍的隊伍就像是一塊奶油。

溫良率人切開一刀縫隙,後續的騎兵隊伍立刻跟上填補這打出來的空隙,隨後溫良等人繼續切割邊章軍。

暴虐的狂風,好像並沒有影響到溫良的發揮,似乎還因為這狂風的影響,溫良的刀變得更快了一些。

既然已經殺入敵軍大營了,董卓也不想著再撤退了,索性配合這溫良,在邊章軍大營內衝殺起來。

兩個小時後,風突然小了。

同樣沉浸在殺戮中的董卓才回過神來,放眼望去,整個戰場已經失去了本來的顏色,地上因為太多的鮮血而變得泥濘起來。

邊章軍開始四散而逃,而自己的騎兵不斷的追上一個又一個的邊章軍,揮刀斬下。

瘋狂的人群中,有那麼百名騎兵格外的顯眼,乾淨的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