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金蟬脫殼(第1/4頁)
章節報錯
如果他們不是造反,而是站在幫助朝廷一邊呢?
要知道,現在的社會,資訊流動性是很差的。
雖然他們在金城郡造反了,但相鄰的隴西郡和漢陽郡裡,離金城郡稍微遠一些的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他們造反的事。
他們完全可以換一個名義,拉著大軍避開董卓,不和董卓正面作對。
比如,宦官誤國,他們要前往司隸洛陽,討伐宦官。
不過,這就不能再用北宮伯玉兩人的名義了,金成郡守又已經殺了。
那就南下隴西郡,以隴西郡守的名義,組織一直討伐宦官的隊伍。
北宮伯玉等人,棄暗投明,自然歸順朝廷隊伍,加入隴西郡討伐宦官的隊伍裡。
這樣,哪怕是董卓跟上來,也沒辦法以討伐的名義跟他們開戰。
因為,名義上他們是屬於隴西郡的郡兵,是友軍。
至於隴西郡太守願不願意配合,只要太守落在他們手裡,配合不配合就不是他自己說了算了。
而且,只要離開了涼州區域,董卓這個涼州州牧便沒有理由繼續追擊他們。
相比較朝廷可能派來的大軍,避開董卓這個目前他們肯定打不過的人,肯定更恐怖一些。
想了想,自己這個計劃沒有一點問題,而且實施的成功率也比較大之後,韓遂立刻將自己的計劃和北宮伯玉等人說了一下。
北宮伯玉三人聽了立刻點頭贊成。
只要能不和董卓正面戰鬥,其他的漢朝將領,他們並不懼怕。
論戰鬥頻率,涼州是整個漢朝頻率最高的。
而金城這些邊境郡,又是整個涼州戰鬥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敲定了計劃之後,北宮伯玉等人休息了兩天,養好精神後,直接就從南城門離開。
也就是在北宮伯玉等人離開後,西城門也留下的人開啟,宣佈投降。
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董卓整個人都是懵的。
這種仗,從十幾歲開始到現在,董卓還是第一次遇到。
或許謀劃方面,董卓確實不如賈詡等人,但戰場直覺這方面,賈詡他們就都比不上從小就一直打仗的董卓了。
董卓連帶領大軍追擊的慾望都沒有,只派了幾名騎兵跟上去看看他們去哪。
而董卓本人,則是帶領賈詡等人,進入金城郡城,開始檢視戰後的金城到底受到了多大的破壞。
不過,在實際進入金城之前,賈詡便做了預言,金城,除了一些官員可能被殺了,實際上受到的損失可能幾乎沒有。
“文和,你怎麼知道金城內幾乎沒有遭到破壞?”
發現被反叛軍佔領了一個多月的金城內,居然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樣子,董卓有些不可思議。
要知道,在以前,如果羌族人佔領了漢族的城池之後,城內的漢族人下場都會比較悽慘。
賈詡和溫良都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董卓,充分意識到了什麼叫偏科。
因為在這之前,賈詡其實都告訴過董卓原因,甚至董卓自己都說出來過。
“因為這次反叛,看上去主力是羌族,但實際上領頭的是金城郡當地的富商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