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立國(二)(第1/4頁)
章節報錯
一連三天。
崇禎過得好不快活。
高桂英得到了滋潤,也是精神煥發,脾氣也好了許多。
就這,高巖也對自己的父親,有了另眼相待的意思,畢竟自己的目前脾氣好了,自己也就會少捱打。
他這個皇帝做的也就有滋有味了。
長安城中,東門外。
崇禎和高桂英站在門口,迎接著歸來的高傑和李過他們。
兩人的時間掐的很準。
不同的是李過身後除了自己的護衛,是一個人回來的。
而高傑則是夫妻兩人。
在大明做物流轉運使做的不錯的邢氏,來到了澳洲,依然是做的這樣的一個職務。
「朱先生好。」
三人異口同聲的上前問好。
崇禎很懷疑,這三人是早就商量好的。
在踏上澳洲這一片土地的時候,高桂英稱呼他為由檢,現在好嗎。
成了先生了。
不過,對於一位退位了的皇帝來說,心態的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崇禎不動聲色調整者自己的位置。
「兩位將軍捨得放棄自己的封地,來到澳洲這樣的地方,可是要比大明的那許多文臣武將們,有想法的多。」
高尚這個詞,崇禎琢磨了好一會,都沒有說出來。
不是不好,只是在此刻說出來,難免有點諷刺的嫌疑。
「我等不過是恰逢其會,做出了一點功績,當不得受到封地的賞識。」
說話很好聽的就是李過。
這個一直都很憨厚的人,在大明遼東,建立了汗馬功勞的臣子,最後即便是做了建州上將軍。
說扔下自己的職務,立刻就扔下了。
就是崇禎給安排好的封地,人家都不要。
可以說純粹的,讓崇禎幾乎懷疑,這樣的人,為何在歷史上,最後居然沒有成事。
相比較而言,高傑就沒有那麼的純粹了。
人家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而來。
只是人都是會變得,在經過了最開始的開疆擴土之後,選擇留下來,也一樣不要封地。
這就展現出高桂英手段的厲害之處了。
其實,這都事崇禎沒怎麼仔細的思索,不然不難發現整個澳洲,幾乎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是當年造過大明反的一群人。
而之所以留下來,不過是高桂英找上這些人說了一句話:都是造過反的,現在位高權重,若是有一天,換了皇帝,還會不會認你們,都是兩回事。
當然,這些崇禎不會知道。
也不會有人說給他聽。
「還一個恰逢其會。」
崇禎讚賞的看了看李過,最後視線落在了高傑的身上。
過了好幾年,此人的身上,那種鋒芒畢露的氣質,也都收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