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郭文的文化課,最高的一節課才一百五十塊錢,季東青不由得一陣唏噓。

人到中年,蘇陽光讓郭文這邊培養的發福了,走路顫顫巍巍的,郭文的手藝也沒的說。

不多時季東青和蘇陽光已經端起了酒杯,沒有外人,郭文也陪著一起喝紅酒。

季東青說起自己這次的目的,蘇陽光一個勁稱好,晶片這是整個中國積體電路的痛點,這些年只要涉及到高階晶片中國就得進口。

拋開民族情節來說,現在國內製造業發展的已經不錯了,英特爾這些大型半導體制造商也在中國不斷建廠,中國人就是沒學來經驗,氣人不。

“東青,不都說清華北大的人才賣國麼,和他們合作你不擔心捱罵呀?”

郭文那邊喝了一口紅酒有些擔心的說道,作為教師郭文時刻關注著網路上各種言論,最近關於清華北大的吐槽越來越多。

很多人的攻擊言論特別激烈,直言國家不應該給這些高校投資那麼多,培養出來的人都是給別人用的。

而那些默默無聞的普通高校卻得不到應該得到的資金,這些人最終才是留在國內的。

本來初始的發帖人只是想給國家提個醒,結果後來這個言論開始變味,連發帖者都控制不了了,對於清華北大這些高校,整個網路一片罵聲。

就連南方的好幾個網紅的教授和學者都跟著蹭熱度,對著這些高校的人才開罵。

“做實業的得務實,伱問了我就給你講講裡面的門道,不過不要在外人面前說,這年頭憤青比做實事的人多……”

聽到郭文你這麼說,季東青索性放下筷子,也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

這個帖子和觀點季東青也看了,剛開始覺得還很中肯,後來的事態發展季東青就感覺不對了。

首先說清華北大的學生都出國了,不愛國!這個觀點本身就有待商榷,清華北大那麼大,學科門類那麼多,你指的哪一部分人出國了?

保持攻擊言論的人連一個具體的學科種類統計都拿不出來,然後弄出一張表格丟出來這頓罵。

跟風的網民正好找到了發洩的靶子,不一定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宣洩而已。

客觀地看這件事,季東青其實並不反對這部分人出國。

首先一點就是我們當年的國內環境不適合這部分人的工作,從改革開放開始到現在,中國的企業一直是在低端製造業朝著中高階製造業過渡的一個過程。

清華北大的很多尖端學科恰恰是為科研或者高階製造業培養的人才,我們國內除了少數頭部的研究所,高校,國字號企業之外。

民營企業無一例外在賺快錢,對於所謂的科研投入,包括聯想在內都不願意多花一分錢,不能夠進以上這些企業的高階人才,我們培養出來了放在哪裡呢?

逼著這部分人只能找適合他們工作的環境和場所,公司去!這怪不得這幫人,除非這幫人出來後捨棄自己十七八年,甚至二十年辛苦讀下來的專業。

反過來說,國家在這些人身上培養花的金錢不也白費了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