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高階領域你為什麼不做?(第2/2頁)
章節報錯
季東青的機器人裝備,本身就是工業大學的底子,只要吱一聲,晶片設計圖紙都能夠拿來,就看怎麼溝通了。
有了設計圖紙和工業大學各方面授權,ip授權和技術專利這些東西,季東青完全可以在機器人領域發展出一席之地。
另外現在智慧家居和智慧ai技術這麼火,都是得益於智慧裝備裡面大量的採用了各種晶片控制,這麼大一塊蛋糕,季東青放著不吃太可惜了。
就工業機器人來說,一臺工業機器人上,需要搭載包括mcu(微控制器晶片)、dsp(數字訊號處理晶片)等晶片。工業機器人單支機器手臂中,內建的控制器平均約有八成為mcu晶片。
這些東西正是季東青的晶片工廠擅長的,這幾年藉著中國高階製造業的發展,季東青的工業機器人賣的很不錯。
尤其上了線上平臺,現在季東青的機器人已經遠銷南亞,此時正順著橡膠聯盟和手機客戶端走出去。
這麼一大筆訂單裡面的控制單元卻不是季東青自己做的,說出來季東青自己都很難相信,但是這就是事實。
&ncu的廠商做的都是中低端產品,主要面向家電、消費電子等品類,利潤低,而且一直打價格戰。
也正是因為利潤低,很多晶片代工廠都不願意做mcu,它們會把產能優先安排給利潤高的例如手機、行動通訊等裝置的晶片。
也正是這樣,才給了季東青這種小型的低端晶片生產廠家機會。
季東青不是沒想過,但是量少,價格低,與國外那些大工廠的知名度相比還差一下!季東青權衡再三隻能放棄,這幾年于濤那邊積極努力在晶片銷售方面做得也不是特別出色。
還是季東青線上平臺玩轉了以後,啟元汽修火了,季東青的汽車晶片才做起來。
機器人晶片?這不光是新領域,而且是新挑戰。
&ncu的廠大多是idm,例如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德州儀器等。
和這些大型工廠相比,價格上如果不是相差兩倍,國內的機器人制造廠家幾乎都會選擇這些國際知名廠家,就連季東青在推出高階產品時候都會標榜一下進口零部件的廠家,用來抬高產品的知名度。
“事在人為,你一直想做起來自己的品牌,有生產能力為啥不直接開放代工呢?這就和你做手機是一樣的道理,連中興留下的美國那個空白你都敢搶,這個小mcu就不忍心了?不是慫了吧……”
望著季東青抱著金叵羅吃糙米,蒲成就是各種嫌棄,季東青翻了個白眼。
心道你當我不想拒絕啊,特麼的我不代工別人就代工,為啥利潤我不在拿在手呢?
晶片這玩意不同啊,國內做低端晶片的本來就不多,他們不做我也就沒做,顯然大家都感覺利潤不高才沒做。
正所謂桌子上大家都不吃的那道菜肯定有問題,季東青也就沒動筷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