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航會不會有什麼想法呀?”

聽著季東青的訴說,小白比任何人都高興。

這證明季東青在真正的成長,以前旳季東青可能只是一個商人,現在才真的算是一個企業的帶頭人,企業家!

作為帶頭人,老闆必須必員工看得更遠,才能夠發展的更好。

中國從新千年以來湧現了太多的優秀企業家,絕大多數都是幾十年曇花一現,接著泯然眾人。

這其中不乏當初跺一腳中國經濟顫抖的人物,蒙牛的牛根生也是其中一個。

外界普遍認為牛根生的敗走麥城,只是因為三聚氰胺,季東青以往也是這麼覺得,現在重新回頭看,季東青發現原因絕對不是這麼簡單。

一次危機就能夠讓一個企業徹底倒閉,這證明什麼?你企業本身就不行,或者說是虛胖!

豐田公司質量門爆發了幾次?三菱公司呢?

幾百萬輛汽車的召回需要多少錢?對企業的影響遠遠超過蒙牛的一個三聚氰胺事件,但是放眼看去世界依舊遍地豐田車。

現在中國年輕人第一臺車仍舊是日系,這和民族情懷賣國與否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品牌號召力。

用一句時髦的話說:蒙牛就是吃化肥催起來的空心貨!來一場風都能夠吹趴下!

季東青回想自己企業的發展,除了電池和晶片,其餘的企業幾乎都是在賺快錢這和蒙牛沒什麼區別。

不同的是季東青時刻保持著企業現金流的充沛,防止任何意外事件發生,避免發生蒙牛一樣的資本擠兌。

但是對於未知,季東青依舊心裡有莫名的恐懼,必須找一個經歷過的人來保駕護航。

“中航會理解我的,他現在的壓力比任何人都大,有羽田建章來幫助分擔一下我們企業會發展的更加順利!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更多的需要對品牌和市場的深耕,盲目的擴充套件只能是給自己埋葬了!”

“你看我們收購的星河汽車就是個例子!如果不是盲目的往前發展至於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麼?柳治的晶片公司,哈爾濱的電池工廠,每一家企業看似都是資金鍊方面的問題,實際上了?都是管理者經驗不足!”

“一個合格的企業管理者,首先要具備對企業未來風險的預判,其次是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然後把控企業的發展時間節點,知道你企業的每一個產品什麼時候是合適的上市節點!”

“我們企業一路走來,你能夠清晰的看到,不同的職業經理人給企業帶來的變化!陳琦峰的才華管理最初的琦峰科技實際上就不夠用了!不然鄭昌勇的事情不用我發現,自從那件事爆發之後,陳琦峰自己知道能力不足,立馬退了!”

“周雲邦加入後,企業發展又上了一個臺階!我們企業方方面面的都在發展,產品在國內大型企業內殺出了一片天!但是這個人私心太重,做人的侷限性太大了,你發現沒有,我在國外的時候,周雲邦從來沒去過國外!”

“看似是遵守我的指示,實際上了?他的眼界只侷限在一個地方,讓他同時兼顧兩個國家,難為他!”

“你再看中航,自從用了他,國內國外幾乎不用我太多操心!現在我們各家企業資源調配十分合理,我會一直用下去的!”

拿著小白的杯子,季東青喝了一口水,眼神依舊是那麼堅定。

現在啟元集團蒸蒸日上,自己必須必以前還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