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爇被季東青的幽默逗笑了,于濤和季東青從晶片行業的佈局和各種門道開始講起, 季東青知道的都說了, 不知道的直接就說不知道, 于濤一點都不煩。

“季總不是說東西只會看麼?正好我們這邊有一批晶片需要測試,季總如果有時間也跟著忙活忙活?”

“好啊, 正好跟你這個技術人員直接學比跟著操作工強多了, 從根源上學!”

于濤指著外面的測試線,直接帶著季東青過去, 內心裡實際就是想看看季東青是不是那種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狀態的混蛋。

如果是這種, 那麼無論給多少錢于濤都不會選擇合作,大不了自己組織一個小型的測試封裝車間, 這邊分開就分開了,自己還有客戶渠道。

再也不和那些習慣性做了領導的人合作了,初期對你有那麼丁點的尊重,然後就開始各種指手畫腳。

用他們腦海中那芝麻大點的知識進行各種瞎指揮,你不聽不尊重他,你聽了呢?浪費資源和時間,久而久之你煩死!

但是出了事情,領導們只會把責任推到你身上,絕對不會想想他們的瞎指揮。

技術人員變成了背鍋和伺候局的,于濤再也不想做了。

季東青雖然第一次接觸晶片測試,但是于濤講解一遍之後季東青就懂了,弄得於濤都有些鬱悶。

“季總,你是不是自己幹過啊?”

“嗨,我是汽車和機械方面的技術人!哈爾濱那邊還有電池工廠,大連有設計中心!大家的總體思路是一樣的,各種型式試驗!方式方法不一樣而已,只要我嚴格按照你的方式方法就應該不錯對吧於經理?對了,於經理,我想問一下如果我想把晶片公司遷移到這邊是不是能夠有很多優勢?”

技術人員之間相互交流起來非常方便,正好身邊有專業的技術人員,無論能不能合作,季東青先請教一下。

于濤聽到季東青這麼說不由得心裡一動,畢竟晶片行業配套的廠商這邊都有。

季東青的公司主要是汽車晶片,于濤透過周勳一直在承接季東青公司的產品樣件階段的封裝測試。

技術實力還是比較不錯的,如果在這邊建立工廠,那自己就不用大老遠的跑到東北去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季東青給於濤拋下的餌料,于濤沒有完全相信,但並不妨礙介紹。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當年我們這邊本地的晶圓製造商,本地政府就給投資了二百六十億美元!後來更是牽線各大科研機構和院校進行合作,給企業節省了不少錢……”

于濤詳細的給季東青介紹了武漢在晶片產業方面的努力, 尤其多晶矽產業, 鐳射半導體產業,現在在整個中國都是前列的。

更讓季東青非常動心的是武漢大學的好幾個實驗室,在晶片和半導體領域都是世界領先的。

“季總,我這邊去接點東西,這些晶片您幫個忙給測試下,一個小時左右就回來,那幾個小實習生你隨便差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