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圍繞產品終端進行的經濟生態(第1/2頁)
章節報錯
季東青感覺自己貌似忽略了什麼,斯蘭考特白了一眼。
“你們不是特別善於製造機器麼?再造一條就好了,反正我能夠賣出去,你生產多少是你的事情!”
“滾蛋,你大爺兒,我們都說銷售得和生產進行對接,你個孫子就玩自己的,玩孤島效應是不是?以後直接交給你的助理,讓他上erp埠,又不是不給你提成,我這邊讓人加大力度生產!”
想到那麼多錢自己賺不到,季東青就有些心焦,實際季東青也知道伴隨著自己銷售開始,跟風的人會很多,實際數字很難達到自己的預期。
事實證明,季東青的質量先導模式無論是在焊條生產還是手機制作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第一包焊條下線開始,工業區那邊的卡車就沒有斷過。
經過季東青維修工廠改裝的超重型卡車車橋都快壓彎了,這才緩緩地順著高速公路直奔港口。
其餘的司機排著長長的隊伍,對著前面拉到貨的卡車司機一陣咒罵。
有些司機甚至在這邊排隊五天時間還接不到貨,不得已只能在工廠門前打地鋪。
聞風而來的孟加拉當地小商販每天開著摩托車在焊條工廠門口賣飯,漸漸地工業區這邊出現了一個小吃街,專門接待這些卡車司機。
手機工廠那邊更是火爆異常,本地的年輕人,小商販,每天排隊在工廠的門口等待拿貨。
售賣點那邊每天人流不斷,有些來自中國的服裝廠商人更過分,直接在自己生產的t恤上面印上一號手機的標誌。
頓時服裝就能大賣,這點就連中航都沒有想到。
“東青,我看我們也效仿小米弄一個手機生態鏈怎麼樣?開發周邊的電子產品,他們現在電子秤,電視,手環,耳機都賣的很好!這些東西不需要我們自己生產,在國內代工,然後貼上我們的標,質量管控歸屬我們自己,不然這個商標浪費了!”
中航指著辦公桌上一堆印著一號手機標誌的產品,再看看正在稽核資料包表的季東青,言語中全是熱切。
“可以啊,但是儘量圍繞電子產品方面,畢竟手機是電子產品,其餘的不擅長的地方不要弄!另外我們設計中心那邊也可以參與進來。”
“藉助我們的品牌效應,建立一個設計中心,孟加拉這個國家的上層現在正在考慮建設很多大型專案,我們的設計中心那邊可以參與進來,正好現在我們有這個便利!”
對於中航的提議,季東青並不反對。
伴著手機的銷售,現在手機電池的訂單越來越多,就連南方的很多手機廠家也開始從季東青的電池工廠訂貨。
柳雨涵從中獲利頗豐,這幾天電話連線的時候,對方言語中的感激季東青聽得出來。
季東青建議對方把工廠開到孟加拉或者南亞這邊,這樣自己的很多業務可以直接外包給對方。
這種模式叫做風險共擔,如果讓季東青無限制的投入生產線來做手機和電池,研究那邊的資金勢必會減少。
“好,東青,我來弄!另外車載電池那邊現在也差不多了,我打算把車載電池也和手機掛鉤,就用手機的lo,你看怎麼樣?”
“嗯……好主意!我們的手機續航能力本來就強,我們電池的口號就是一個,續航能力就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