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自上而下的傾斜(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領導看了至少一個小時把孫立叫了進去,秘書泡好茶葉退了出去。
“小立,在你看來季東青現在最缺的是什麼?這家電池廠在我們本地已經算是高新企業,如果能夠留在本地是最好的,我們畢竟是本地父母官,你說呢?”
大領導說著端起茶杯,孫立心裡微微一動,明白了大領導的意思,想想季東青現在的佈局,內蒙,哈爾濱,大連,國外孟加拉。
在哈爾濱就有兩家企業,規模現在不小,但是檔次並不高,尤其和大連那邊規模相比,就是內蒙那邊都比不了。
大領導這麼問,無非是想讓自己把對方的觀點說出來,孫立門清。
“領導,您說得對!季東青整體的體量來說還是欠缺一點!我收到準確訊息,季東青透過招商銀行發了一批債,一千萬規模!這些錢加上季東青的流動資金,加起來收購電池廠綽綽有餘,但是如果真的讓季東青放開手腳,把企業帶到一個新的高度還是不夠,如果我們能夠給予他在其他地方沒有享受到的待遇,無論是政策還是資金扶持方面都好!”
“尤其是資金扶持方面,畢竟他現在缺的是這個!從季東青這次發行債券的事情可以看得出,這個人並不喜歡貸款,畢竟上次他未婚妻一點二億那件事對他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能夠提供對口資金是最好的!”
孫立十分委婉的把大領導的意思表達了出來,無論是市裡還是省裡,關於高新科技企業扶持對口資金這件事已經研究了半年有餘。
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企業作為標杆,曾經柳治的公司是最好的標杆,現在?
最牛ceo倒下,整座大廈崩塌,對方企業現在的總經理柳雨涵到底能力如何還需要時間和具體事件去檢驗。
另外的一些企業不是老一代退休就是瀕臨破產,還有一些是已經開始把公司的重心往南傾斜,留也留不住的那種。
整個黑龍江找到一家真正的高新企業太難了,現在孫立送來了季東青的收購計劃,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但是大領導有更多的考慮,尤其這家公司被收購後的重心在哪裡。
“領導,根據我的瞭解,季東青現在是一個設計中心在大連,託著北起內蒙,南到孟加拉的五家企業!之所以把設計中心設定在大連就是為了能夠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尤其是東北的優秀人才……”
“東青這兩天和我閒聊的時候說過中國一重,他們兩家設計中心距離不遠,兩家企業的思路現在是一樣的,利用大連設計中心吸引人才,然後給下屬公司使用!”
“如果中國一重沒有把設計研發中心設定大連,而是還在齊齊哈爾,我想現在一重也就和齊齊哈爾的很多企業一個結局!”
孫立雖然想替季東青說話,但是有些話也只能點到為止,尤其兩家人還有親屬關係。
當然也可以帶著季東青來見見大領導,但是級別差的太遠了,沒必要冒那個險。
大領導點點頭,很多疑惑慢慢解開。
孫立說的很多事情就是大領導的考慮,尤其這幾年黑龍江這邊太多的企業倒閉,尤其大型國企,看似是單一事件,但是真的認真考慮起來,給這些企業做配套的那成千上萬家當地企業的命運呢?
大河沒水,小河命運如何?一個電池廠的歸屬絕對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
“我們的專項資金規模現在還是太小,我想如果我們從企業那邊籌集一部分,從財政這邊抽調一部分,再從地方建設基金中抽調一部分,合起來應該能夠到六個億,用這些資金扶持一家或者幾家高科技創新性企業應該不難,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