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陽陽該回家溜達一趟,我把人給你留下一個月,挑產品做,量不大還難的不要!我們不缺這點錢……今年進口的天然橡膠到貨情況怎麼樣?”

季東青此時對國內的軍品訂單也不是那麼感冒了,因為量實在是太小了,如果不是為了要這個資質,季東青都懶得搭理。

而且涉及到檢驗的時候吹毛求疵,自己的銷售人員每次都被難為的不行,自己不做也有軍工單位跟著呢。

“橡膠質量不錯,但是這種膠我感覺應該還可以做的更好,廣西那邊的人做的就不錯,要不要從那邊找一些割膠的工人去那邊?這玩意弄好了產量能翻一番,老闆你不是認識廣西的人麼?可以搞一搞,畢竟我們現在做汽車橡膠密封這一塊,弄不好那邊聯絡下能進入廣汽也說不定?”

梁法榮說這句話到是給季東青提了個醒,董瑞就在廣西,莫不如聯絡一下。

而且廣西人能夠吃苦耐勞,到孟加拉這邊根本不需要適應,上次在廣西修理斷船,董瑞就說有幾個親戚在割膠,很累,但是賺錢。

“大哥青,你找對人了,婆娘的老家就有好幾夥人割膠,祖傳的手藝,不傷樹出膠量還大,你那個地方是哪裡,告訴我位置,我叫人給你過去搞!”

對於季東青的要求,董瑞直接同意,價錢都沒問就答應了。

季東青那邊先給對方打了路費和一個月工資,按照自己員工的水平給開的,董瑞非常高興。

七天之後,季東青面前出現了一群黑瘦的廣西人,看樣子就知道對方的職業。

枯黃的面容,有些佝僂的身軀,每個人都戴著帽子,穿衣服喜歡開著大襟,無論男女都叼著小菸捲,還有人抽旱菸,揹簍裡面還裝著水煙。

“大佬在那裡搞?我們要搞飯吃!”

“呃……三炮,帶著咱們的親戚們上山!”

季東青本來想要客套,不想這幫人更直接。

因為董瑞那邊給這幫人的規矩是按照割膠量付錢,路費和伙食先給,剩下的工資回家再給,都經存到了銀行。

因為這幫人酗酒,董瑞擔心這幫人把錢都糟害了。

但是這幫人能夠吃苦耐勞,不光會割膠還會掏蜂窩,從深山老林裡面抓穿山甲和打獵,下手狠,所以平常很少有人跟這幫人打交道。

季東青本來還擔心這幫人的安全問題,不想第一天這幫人上山就和本地人打起來了。

結果讓季東青十分‘欣慰’,那叫王八賣西瓜滾得滾爬的爬,本地割膠工剛開始還很牛,動起手來被打的連工具都不要了衝出橡膠園就跑,回頭想要找普迪做主。

結果普迪看到連續幾天的出膠量,回去就叫人把原來的割膠工打了一頓,因為從數字上看,原廠工人讓自己少賺了很多錢。

有了廣西來的這幫人在,季東青連安保問題都解決了,一舉好幾得,真可謂意外之喜。橡膠廠總算可以安心一些,季東青急匆匆的開始聯絡谷韻。

“喂,最近怎麼不打電話呀?”

馬上又要年末了,季東青終於忙出頭了,大連那邊傳真過來的檔案簽完字,公司的貸款徹底還清了,現在季東青名下有一個設計中心,一個液壓件廠,一個低速乘用車,外加哈爾濱的橡膠件廠。

國外兩家參股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一家,此時已經可以稱之為人生贏家了。

望著畫面中谷韻比以前胖了很多的臉,季東青少有的輕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