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來的裝備,配上氧氣瓶,季東青和師兄拉著繩子下水,董瑞那邊也帶著潛水鏡跳入水中。

“咕嚕嚕!”

望著巨大的斷口,季東青和朝著師兄揮動手電,有一處斷口當初就是龍骨結合面,看得出當初結合的時候就有問題。

另外兩根龍骨是拉裂和剪下斷口,兩人仔細檢視,確認材料問題不大。

偶爾一兩條小魚在跟前遊過,季東青並未在意,不想被師兄推開了,一條一米多長的水蛇從季東青跟前游過去,董瑞直接抓在手裡衝著兩人擺擺手。

季東青直襬手,對方已經上去了,季東青二人拍拍胸口。

裂口處的船板問題不大,下面的間隔密封只是漏了一個,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兩節托起來對正。

水灣下游的流速不是特別快,但是伴隨著小型的旋渦,結合泥沙,有時候視線不是特別好,季東青和師兄上岸討論方案弄了兩個小時。

“h型鋼支架配合氣囊,加上拉瑪,葫蘆,董瑞你按照這個清單租裝置,焊接什麼樣就看這次這邊石頭是不是結實了!”

和師兄檢視了一下週圍的環境,季東青指著山石大聲說道。

按照兩人制定的方案,在這邊的巖壁上開鑿三個兩米長的孔,然後埋入h型鋼,水泥固化後季東青兩人下水固定氣囊抬升兩節船體。

空中h型鋼焊接框體當做天車,手動葫蘆負責上面牽引。

水下完全靠大型的拉瑪拉住,這是一個極為難以完成的技術活,必須得季東青和師兄有極大的默契。

同時最邊上的h型鋼下垂一個快擋水板,減緩水流對船體的巨大沖擊,減少晃動。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光是吊車穩定就是技術活,鋼才運輸。

好在董瑞家族在當地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呼啦啦來了上百人,人工三腳架直接替代了吊車。

“直接用角鐵焊接算逑,我加一個膨脹,給我這樣切角鐵!”

望著這麼多人,季東青來一個鋌而走險,在h型鋼插入部分直接做了內部膨脹,然後灌入水泥和砂石!

擔心船體在水中時間過長會發生鏽蝕,季東青不等水泥乾燥就掛好了葫蘆,水下巨型氣囊按照季東青分析的受力位置掛好。

“充氣!”

“噠噠噠……”

一切都準備就緒,季東青一聲令下,巨大的離心泵開始朝著水下氣囊充氣,剛開始還沒什麼反應,大約十五分鐘,兩節斷掉的船體開始慢慢上浮。

“低頻!”

伴著船體開始歸位,季東青開始降低升起速度,伴著氣囊漸漸鼓起來,船體開始出現輕微擺動。

季東青擺手,巨大的擋水板緩緩下去,師兄在季東青的指揮下一個猛子下水。

緊接著是當地僱傭來的潛水員開始配合,季東青開始往下送焊把線。

“滋滋滋……”

師兄找到季東青劃線的第一個位置,先在一側船體上焊接固定端。

圍繞著船體一側全部做好鉗口,緊接著上浮,換季東青下水。

“噹噹!”

以每一個接觸點為中心,季東青讓本地潛水員用撬棍把斷口儘量送入規定位置,接著季東青開始焊接第二層固定端。

“嘩啦……”

“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