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科學雜誌上面都很難查到,只有某些國家的某些院所在做,或者說這玩意就不應該存在。

五大國的一些院所常年研究這玩意,季東青沒想到自己研究生直接就給丟在這了,早知道不來了。

正常來講這種金屬是在特殊環境下應用,超高溫,單一環境,防護之類特別多。

就如同季東青的遮蔽室,材料裡面就有大量的稀有金屬,專門針對各種訊號直接遮蔽,實際上遮蔽的就是形成某種反射。

當年這種金屬也是臨界金屬,只不過技術成熟了,幾層介質進行了包裹。

季東青仔細的研讀這些晦澀的檔案,偶爾找易師兄問一問,對方只是隻言片語給解答,然後就行色匆匆的繼續自己的研究。

有時候實在不懂了,季東青就去找鍾老,鍾老的處理意見很簡單粗暴,直接丟過一本書或者雜誌:自己研究去。

“老子懂還用到你這裡讀研究生,我日了狗了!”

心裡雖然不滿意,季東青卻不得不承認,十五天自己進步飛快,對這種材料以及整個材料學拔高了一大塊。

“你試驗一下,看看這種金屬的焊接有沒有把握,如果今年還不能完成我們只能夠接受保守的連線方式,那樣將會導致我們的成本大規模上升,而且縮短裝置的使用壽命,你嘗試一下吧!”

半個月後,鍾老指了指面前的裝置表情凝重。

前面是大玻璃罩,裡面是兩塊弄好的金屬,季東青跟前是兩個手柄和幾個旋鈕。

“不能手持焊接?”

“不行,這兩種材料你也看了,性質差得很多,產生的弧光對人的傷害太大,有些傷害是不可逆的,你要注意!而且你焊接這種金屬一次不能超過兩個小時,不然即便是有現在的防護也不行!我們現在的條件只能夠做到這些,你要注意,我們手頭的金屬不多,你儘量小心操作!”

拍拍季東青的肩膀,鍾老帶著學生們往後退,季東青挑挑眉毛,心道知道不好弄還費這個事,真是沒事閒的。

想到這裡,季東青戴好防護眼鏡。

雙手拿住手柄操作了幾下,裝置還是很好用,用精密來形容不為過,季東青緊緊地盯著螢幕,焊槍緩緩地朝著金屬結合面進行靠近。

按照資料上,這種材料還是傳統的結構,主體是三層,最裡面是一層穩態,中間是臨界金屬,最外面還是另外一種金屬,季東青不知道這幾種金屬都叫什麼名字。

最裡面的是鐵基含鉻,最外面的是含鉛,中間的這一層最怪,含鉬和另外一種金屬物質,季東青以前只是在書本上見過,從來沒有焊接過。

“滋……”

“扯淡,誰調這麼大電流!”

第一槍就焊透了,季東青把微調按鈕轉動了好幾圈,接著再試,電流還是大,季東青直接把電流調到底,然後反向調整。

“滋……”

“這還差不多,角度不對!”

季東青調整手柄,焊槍換了一個角度,接著開始繼續焊接。

“呼!”

“啪!”

第一層金屬焊接完畢,季東青開始焊接第二種金屬,這下季東青又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