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主要是卡車輪胎的翻新,來的廢舊輪胎首先清洗,然後是稱重。

每一種輪胎都有固定的重量,按照類別分好,最輕的那種打磨貼皮。

中間一檔的刻紋路,賣給農村做小型車輛的輪胎,號稱噸車的農用車使用。

最好的一類輪胎,或者只是有簡單破損的輪胎,利用工廠現有裝置進行修補和在加工,然後售賣給工地那種渣土車。

當然也有商人直接買走這種輪胎到市場上售賣,那就要對輪胎的整體外觀進行翻新,重新貼皮,這種價格更貴。

一般這種翻新輪胎的價格只有正規輪胎的七成,量大還有優惠。

季東青在學校只是簡單學習了塑膠的成型工藝,橡膠一知半解。

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季東青重新認識了橡膠。

按照工廠接待自己的那個技工白話說,橡膠的成型就是蒸饅頭,熟了就好了,方向不可逆!

修補輪胎就是在饅頭上面貼上一塊生面,然後利用相應裝置硫化。

好的老師傅修補的輪胎按部就班,修出來的成品跟新輪胎沒有太大區別,差的老師傅修補出來的輪胎在車輛過載情況下會爆開。

為了能夠增加輪胎的韌性,在裂口位置,修補工人都會用高強度尼龍線對創口進行縫合,然後再貼膠硫化。

至於那些貼皮的輪胎,季東青看的直咂舌。

編織布+橡膠+繞線,然後與打磨平整的輪胎集體進行硫化,不用想也知道這玩意在高速過載剎車情況是什麼樣。

季東青這次徹底知道為什麼在一些高速公路上,會出現大車剎車輪胎蛻皮的現象,原來都是拜這種假輪胎所賜。

黃德之所以讓季東青來看這些東西,是想讓季東青深入的瞭解每一個關乎車輛生命零部件的前世今生。

事實證明黃德的決定是正確的,季東青在輪胎翻新工廠內把每一個步驟都看的十分仔細。

包括那些流通到市場上的假輪胎,如何分辨,怎麼製造和耐受極限。

“季,你們兩個去把外賣的輪胎收了!”

第四天,季東青已經變得和工人們沒什麼差別,渾身灰塵,臉上烏漆嘛黑,只不過季東青變得更瘦了。

工廠長招呼季東青和另外一個小工把外面大車的輪胎弄下來,然後換上新的。

“這條輪胎二百,我們收的這條破的二十塊,老劉幾把又賺大錢了,麻痺!”

小工已經和季東青熟悉了,邊幹活邊咒罵。

用小工的說法如果不是距離家裡近,早就走了,老闆說給漲工資都說了三年了,一毛錢都沒漲,乾的活卻越來越多。

季東青訕笑,熟練地把輪胎拉下來,一甩手輪胎已經準確無誤的滾向兩人的工位。

季東青熟練的把輪胎破損部位進行打磨,接著高強尼龍線補強,然後貼上A煉膠,接著找到相應紋路模具扣在上面。

幾分鐘後破損的輪胎已經在煤堆上面進行硫化,全程一氣呵成,工廠長叼著煙,眼睛裡都是滿意。

“都看看,這是咱們學徒季工……”

工廠長單手夾著香菸用季東青聽不懂的話開始演講,從大家的眼神裡季東青大概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那就是吃得少幹得多,學得快,而且沒有抱怨。

季東青知道怎麼回事了也不搭話,因為明天季東青就走了。

雖然預定的學習時間是十天,但是季東青已經不想呆了,這個地方的工藝季東青已經懂了,但是工廠氛圍卻太差勁。